《品读安化》2014年1期(总第4期)文字版
作者:安化县政协办     发布时间:2014-04-10     信息来源: 未知来源     浏览数:
    知人与自知
李太源

        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短短十七字,将“人”与“我”的关系阐释得淋漓尽致。行军打仗如此,外交、用人如此,省躬自励如此,旅游开发也概莫能外。需要有读懂别人成功的智慧,更要有了解自己家当的贤明;需要在包装和整体开发热潮中胜出,更需要用正确的决策战胜自己的臆断。
安化是一块神奇的热土。
安化历史可谓悠久。小淹镇青桑、苞芷等村考古发掘,证明安化在15000年前即有先民在此居住。东坪镇城埠坪村、大福镇尹田村和马路镇潺溪坪发现的距今4500年左右的龙山文化遗址,证明古代民族曾沿资江水系溯水而上,择地而居。江南镇边江村渔塘湾发现的商周遗址,证明中原文化(或楚文化)因素在3000多年前就已在安化得到加强。东山乡东江墓群的发现,证明安化曾是越人居住地之一。
安化文化可谓独特。著名民俗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子艾论证,梅山是中华民族三祖之一蚩尤部族的世居地之一。数百年与正统王朝相抗,背铳赶山,打鱼摸虾,掮棚放鸭,其乐融融,成为被黄帝打败的蚩尤氏族最后一块世外桃源式的“飞地”(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梅山文化研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新吾语)。神人一体,巫傩混杂,汉瑶同生,中原与本土结合。“梅山文化”一词,成为国际国内民俗学刊物的高频词。
安化人民可谓伟大。先民用他们的智慧,创造出了全国罕见的风雨廊桥群。在村姑的手指间,在汉子的脚板下,安化黑茶从山崖水畔漂出洞庭湖,直上晋陕,成为欧亚少数民族的生命之饮;《千两茶号子》泣鬼惊神,红遍全球。一块“印心石屋”刻遍大江南北,包世臣、魏源、林则徐、左宗棠、胡林翼等名臣从做学问到为朝官,无不唯干国良臣陶澍马首是瞻!一个山区县,先后走出唐九红、龚智超等6位羽坛世界冠军,被誉为“安化现象”。
安化山水可谓壮丽。九龙池号称湘中第一高峰,雄踞衡岳山脉,芙蓉、扶王、大峰、天罩、乌云、云台诸峰环拱。资水九曲回肠,四十八溪蜿蜒跌宕如筋脉贲张,雪峰湖、张家仙湖等点缀其间。龙泉洞神工鬼斧,川岩江激浪澎湃,六步溪古木参天,即武当道法庄严,辰山梯田梦回秦汉,九关十八锁如入八卦阵图……
安化,期待世人的瞩目。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需要启动过人的智慧,破译外地成功发展旅游事业的密码。我们需要摸清自己的家底,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我们要自信,也要冷静;要有超越他乡的斗志,也要有脚踏实地、正视自身的精神。
期待你泼墨成彩、笔走龙蛇,尽情讴歌我们的家园;期待你高屋建瓴、精研细察,勾勒安化旅游的目标、线路、亮点;期待你慧眼独具、匠心独运,投身安化旅游事业的春天。
众志成城。你的参与,我的参与,每一个安化人的参与,每一个关心安化的人的参与,安化旅游事业将直指明日的辉煌!
 
 
 
 
 
 
 
 
 
“十二五”期间,安化县委确定了“致力绿色崛起”的战略思路,旅游业是其中浓墨重彩的篇章。秀美的自然风光,博大的梅山文化,神奇的安化黑茶,让你心驰神往、目不暇接——
安化旅游:
        好风景期待大手笔
 
策划:本刊编辑部
县旅游事务管理办公室
 
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被誉为“朝阳产业”、“国民经济提升的催化剂”,伴随着国民经济的腾飞而蓬勃发展,并带来巨大的直接消费动力、产业发展动力、城镇化动力。
旅游产业不仅产生旅游观光消费,还与交通、饮食、娱乐、游乐、运动、购物等息息相关,甚至涉及到医疗、保健、美容、养生、养老、会议、展览、祈福、培训、劳动等领域。据联合国统计署的具体测定:旅游业拉动的相关行业达110个,旅游业对住宿业、民航、文化娱乐、餐饮业和商品零售业的贡献率分别超过90%、80%、50%、40%。据权威调查统计,截至2013年底,中国乡村旅游收入受益村(寨)超过2万个,直接受益农民超过2400万。通过发展旅游已使贫困地区约1/10的人实现脱贫。2013年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占到总支出的12%,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近5%。有关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形成世界第一大国内旅游市场和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市场,旅游业将真正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巨大的蛋糕,巨大的诱惑。安化,有着怎样的表现?
 
 
起步与困惑:
一串串脚印留下,敢问路在何方?
上世纪九十年代,马路镇农民邓协周、仇祖元等50余人集资筹劳,成立了考察探险队,点起火把蜡烛,握着锄头钢钎,走进龙泉洞,试图揭开沉睡了3.5亿年的龙泉洞的神秘面纱,安化的旅游开发就此拉开序幕。
2000年,百货公司下岗职工谢秋梅看中资水黄沙坪段的鲶鱼洲,毅然创办了鲶鱼洲公园有限公司,搞起了水上乐园。随后,雪峰湖以赏橘园风光、水面游船为主体的山庄、农家乐次第修建;红岩水库利用秀美的湖光山色,修建了大量的林中小木屋,辅以垂钓、走吊桥、水上游等项目;梅城紫云山建成扶王像,羊角竹叶山举办映山红旅游节;川岩江农民则自发组织复兴马帮,开发走马峡谷项目。安化兴起一股由政府引导、下岗工人和农民自发参与的旅游开发热潮。以陈首涛、张式弘、陶稳固为代表的一批学人开始进行蚩尤文化、梅山文化、陶澍文化的研究,相关学术研讨会陆续在安化召开。2001年,安化县应势成立了县文化旅游局,专门协调旅游事业的发展。2003年,编制完成《安化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4—2014)》。
然而,安化旅游开发热情可嘉,却后劲不足。鲶鱼洲公园营业4年后关门倒闭;柘溪景区、红岩景区虽然创建了国家级景区,但等级低、基础设施落后,相继停办了旅游项目;龙泉洞虽然一直勉力维持经营,但由于相关保护措施不到位,较有价值的溶洞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宾馆饭店档次较低,旅游接待能力不足,旅游从业人员数量偏少;旅游整体设计包装意识不强。效益不佳,游客缺乏,使投资者感到前景渺茫,对安化旅游的信心与投资热情大大受挫。
而此时此刻,一山之隔的桃源县,已凭桃花源而天下驰名,游人如织;新化县梅山龙宫的名气已直逼湘西黄龙洞。与柘溪水库有着同样条件的郴州东江水库年旅游收入达到4亿元;浙江新安江水库改名千岛湖后,为地方财政贡献了60%的收入。为什么一百多年前英法诸国友人不远万里寻到安化天罩山顶来避暑长居,而如今我们着力进行旅游开发时却罕有人问津呢?与周边地区旅游产业强劲发展的态势相比,与省、市发展旅游经济的预期相比,安化明显滞后。安化县委、县政府及旅游部门、从业人员不得不进行冷思考:是什么原因让安化的旅游业如此举步维艰?
区位劣势。安化位于湘中,离长沙210余公里、益阳120余公里,但武陵山系和雪峰山脉横贯东西,将安化分割成一个巨大的横“川”,相对不便的交通,使安化在湖南省人民政府确定的“一个中心、一个龙头、四条黄金线路”旅游产业布局中毫不沾边。
资源差异性不明显。论吸引力和感召力,梅山文化赶不上少数民族聚集区文化;论人物,陶澍“死不逢时”,知名度远不如魏源、曾国潘;论历史,蚩尤缺乏直接物证和相关专家的研究成果,而且很多地方都在争抢蚩尤名号。
产业战略模棱不清。由于旅游产业起步时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很不明显,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行政推动的层面上,争取国家投资的旅游开发项目比较少,基本没有招商引资和民间资本进入,投资来源渠道狭窄;即便是政府层面,力度也远远不够。当龙泉洞的业主们正为开发资金焦头烂额时,新化县政府却作出了“每人集资1元钱”的决策,举全县之力开发梅山龙宫。
安化旅游路在何方?
 
 
反思与惊喜: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安化有4950多平方公里的县域,境内山奇水秀,人文辈出,物产非常丰富,并非没有旅游资源的差异性。安化人民深受博大精深的梅山文化影响,敢于战天斗地,安化的旅游事业完全可以写出辉煌的篇章。
安化山清。境内72峰如熊耳山、芙蓉山、笔架山、天罩山、插合岭、太阳山、辰山、云台山、九龙池等,虽然不以奇险著称,但清秀中不泛惊人之景。
安化水美。资江水奔腾不息,溪谷纵横,飞瀑直挂,适宜漂流的溪河不胜枚举,姿质堪与索溪峪媲美的峡谷何止一二?雪峰湖碧波万顷,石门潭深不见底,两岸风光远非东江水库可比;而蚩尤张家仙湖则活脱脱就是一幅桂林山水图。
安化石怪。形成于6亿年前的冰碛岩储量冠绝全球,资江奇石俯拾即是,书页岩、七星岩、烈马岩等怪石奇岩可谓鬼斧神工;“仙岩石佛”、“印石奇纹”、“灵龟兆雨”等无不禀自然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
安化洞幽。马路风景区溶洞群密集壮观。青云洞高耸而险峻,洞口青藤古树盖天蔽日,洞内支洞如网、阴河密布;龙泉洞、石燕洞连为一体,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流水潺潺。清塘铺云霄洞中恐龙化石保存完好,鱼水洞洞内亚洲象、剑齿龙以及人类骨架化石混在一起,为千古之谜。金鸡仙人洞,石桌、石椅、石棋盘一应俱全,仿佛仙人下棋刚刚离去。
安化林茂。六步溪原始次生林、柘溪国家森林公园、芙蓉林场、黄花溪林场,均古木参天。其中,不乏珍贵的银杏、多姿的白玉兰、娇羞的金叶含笑、高贵的金镶碧玉竹……
安化史异。月圆里、江北村、株溪口等新石器文化遗址,见证了安化的悠久历史;百花寨、唐家观、奎溪坪、高城、大溶溪等古朴自然村落,记录着安化的文明变迁;碗米坡、舍身崖、九关十八锁,记载着一个又一个曲折的历史故事;陶澍陵园、印心石屋、云雾山、洢水河,伟人风采闪烁历史的星空。木孔土塔为南方土塔之尊,联元塔、双星塔、文澜塔造型令人叹为观止,永锡桥、大福桥、思贤桥、镇东桥结构巧夺天工,文庙、武庙对峙双辉,广化寺、岳峰殿、真武寺、迥龙寺香烟袅袅,民间剪纸、地花鼓、喊山歌、穿堂鼓、巫傩宗教等独具特色。
安化人杰。古梅山人传或为苗瑶先民,梅山猎神张五郎影响南方数省;陶澍虽然早逝,但被史学界公认是晚清第一人才,是开洋务运动先声的代表,是湖南人才群体的先导;大书法家黄自元,一本《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名扬四海;唐九红、龚智超、龚睿娜、黄穗、田卿等数名羽毛球世界冠军从山区走向世界,安化被誉为 “世界羽毛球之乡”……
安化物阜。“苞谷酒、蔸根火,除了神仙就是我。”蒿毛粑粑、金樱子酒、冰花魔芋早就漂洋过海。安化茶叶在19世纪中叶就闻名欧美,曾获巴拿马万国食品博览会金奖。进入21世纪,安化黑茶更是成为世界独尊的健康之饮,继普洱之后满世界刮起强劲的黑旋风。
而交通这个最大的旅游瓶颈,则完全可以通过人力得到彻底的改观。
安化的山虽然不如张家界、黄山、华山可以让人满足猎奇心,也不如衡山可以让人许下无尽的心愿,但与水相结合,与独有的民俗风情结合,是多么怡人心情的好去处。
安化的洞虽不如黄龙洞一般响亮,但一根鹅管钟乳石的价值就足以让所有洞穴俯首称臣。
一个陶澍,可以让孤独的寻史人在资水河边徜徉无数个白天黑夜。
一片茶叶,就足以征服世界;一条古道,就足以震撼人心。
……
安化,不只是养在深闺,还素面未描、明眸未闪、皓齿未露,怎么让人垂青?
安化,原来手握一把好牌!只要深思熟虑,打任意一张牌,都会带来发展的大突破!
策划与魄力: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2007年10月12日 ,安化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旅游工作。会议决定,由县人民政府县长任全县旅游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组长。确定了发展大旅游、引领大发展的总体思路。2009年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安化县委明确提出了“做响旅游业”口号,将旅游业作为全县战略性主导产业和第三产业龙头来打造。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战略变,思路即变,出路也跟着变。
政府作为发展旅游业的主导与主角,在安化旅游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至2010年,世界茶王旅游度假区旅游开发、陶澍故里旅游、秦汉桃源旅游业发展、安化辰山现代农业旅游生态园、蚩尤故里景区等旅游总体规划相继完成。
2009年6月,三市(益阳、娄底、怀化)六县(安化县、桃江县、冷水江市、涟源市、隆回县、新化县)签订共建湘中大梅山文化旅游圈协议;斥巨资完成资江百里风光带建设;整修陶澍陵园,并配备高端电子防盗报警系统;修复东坪镇东桥、木子洢溪口桥、马路乐善桥等风雨廊桥;一版再版出版安化旅游交通图,等等。围绕茶旅一体化发展思路,投入大量资金发展有机生态茶园,发掘鹞子尖—缘奇桥等茶马古道;主导黄沙坪古茶市、中国黑茶博物馆建设;甚至利用并村契机改江南镇洞市管区碧溪村为梅山村,改乐安镇思游村为蚩尤村,将小淹镇沙湾、合草、青桑三村合并为陶澍村。以安化黑茶为核心,茶旅一体化已经成为益阳乃至湖南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大交通意识的引领下,2010年,横贯全县、连接桃江和怀化的省道308线改造完成;2012年,纵贯前乡片、连接益阳和娄底的国道207线完成扩建;95%以上的乡村公路实现硬化,各旅游景点游道基本连通。随着二(二连浩特)广(广州)高速公路建设的推进,长沙直达安化将只要1个小时;省道225线平烟段和平口火车站货运场建设、江南高城至九龙池的旅游公路正在抓紧修建,龙泉洞等景区旅游公路达到三级公路技术标准。
到2013年,安化先后被授予“中国黑茶之乡”、“中国羽毛球之乡”、“中国最美的小城”等称号。六步溪成功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雪峰湖集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等于一体;陶澍墓、安化风雨廊桥群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化县政府跟进出台《安化县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管理办法》。
招商引资和民间资金相继进入安化旅游业。2007年,笔克公司强势进驻安化。高城峡谷游道迅速建成,接待酒店、马帮环线、川岩江漂流、水街整修等设施建设有序铺开。同时,带动一大批农家从事餐饮住宿业。同年,第七届县政协委员张青娥从外地回到家乡仙溪镇双富村,创办中国梅山文化生态园,占地近两平方公里,未建成便已成为国内外多家大学实习基地、多个学术会议选地。知名教授张贻明放弃在长沙的生活,投巨资开发秦汉桃源,抛出《桃花源记》原型地在安化的论证,一举震惊学术界与旅游行业。蚩尤故里景区“蚩尤界”门楼、九黎塔、张家仙湖环游步道、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等项目到2013年底相继建成。成功商人宁大作回到安化,在家乡扶王山进行林旅一体开发。退伍军人李峥嵘看准沩山密印寺禅宗文化复兴的先机,投资1000多万元打造响水洞漂流,已在长株潭城市群拥有不错的口碑。云台山云上茶旅文化园、芙蓉山旅游开发等项目初具规模。
文化新闻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以安化县委、县政府为主导,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百科探秘”栏目组来安化县拍摄专题片;茶马古道等镜头频频出现在湖南卫视、湖南日报、益阳日报等媒体;《安化黑茶传天下》、《安化行》、《九龙池来告诉你》、《月亮谣》等反映安化旅游的歌曲风靡网络;《菊花醉》、《村支书》等电影在安化取景拍摄。《魅力安化》、《川岩江风景》、《柘溪风景》、《安化千两茶》等宣传专题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魅力乐安?蚩尤故里行”等文学笔会一个接一个;清塘山歌文化节、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黑茶之乡安化等文化活动一台连一台。中国?湖南(益阳)黑茶文化节暨安化黑茶博览会、全国第十二届散文诗笔会暨全国诗报诗刊主编峰会等大型活动连续不断。县人大、县委宣传部连续举办锦绣安化、神韵安化艺术创作大奖赛。大型花鼓戏《千两茶传奇》、安化地花鼓、安化山歌、傩戏表演、茶马古道篝火晚会等演出长盛不衰。
恒信、文化、安平、湖南中青、益阳天问和湖南中联国际等旅行社在安化县设立服务网点。
2011年,茶马古道风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江南镇被评定为省特色旅游名镇,江南镇高城村、乐安镇尤溪村被评为省特色旅游名村;2012年,中国梅山文化园被评为五星级乡村旅游区,柘溪景区和谢家园创建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白沙溪茶厂、怡清源、阿香果品有限公司创建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
2012年,安化县荣获湖南旅游产业发展十佳县、湖南省旅游强县等殊荣。2013年,全县接待各类游客120.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13亿元,游客遍布港、澳、台地区和欧美诸多国家。
安化旅游稍一发力,便在国内外掀起了壮阔的波澜。
 
展望与期待: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安化旅游产业成为益阳市旅游业发展布局中的重头戏,茶旅一体化的旅游产业发展思路已成为益阳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排头兵。乘势而上,真正创建省级旅游经济强县并不遥远。
2013年8月,安化县单设旅游事务管理办公室。围绕“神韵安化”主题和“茶马古道”战略品牌,政府主导、整体规划、强化保护、科学开发、有序推进成为安化旅游发展的不变宗旨。
2013年9月,站在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高端,安化县人民政府委托湖南司大规划公司编制《安化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形成全县发展旅游业的“一二三四五”总体蓝图:一线(资水沿线),二核(东坪和梅城两个综合服务核),三带(仙溪至宁乡沩山、东坪至梅城、东坪至奎溪三条公路旅游发展带),四区(梅山古国文化探秘、陶澍故里文化体验、茶马古道民俗风情、雪峰湖山水休闲四个旅游区),五极(大福、小淹、江南、马路、平口五个增长极)。目前,茶马古道等4个旅游区的开发策划书已经完成。同时,以融入大梅山旅游圈、对接大湘西旅游网为目标,加强区域合作,大力推介茶马古道、雪峰湖、云台景区、秦汉桃源、梅山古国一日游,以及九龙池、古街古寨、名人故里等旅游线路。按照“立足长株潭,兼顾长三角、珠三角,辐射港澳台”的方针进行旅游市场营销,有序有效地培育和开拓境内外市场。
神韵安化,魅力无限。在大手笔的运作下,安化旅游事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旅游开发
要加强资源保护
□ 王定岩
年底去田庄乡双文村走亲戚,发现沿花缎溪公路旁间或堆放着一些石头。一打听,是年前被小偷从溪里拖上来还没来得及搬走的。村民反映,随着双文村被纳入九龙池高城4A级旅游景区范畴,来这里休闲旅游的人多了起来,双文最吸人眼球的景观——形如书页的紫云石成了盗采者觊觎的对象。紫云石形成于六亿年前,形态各异,图案斑斓,很具观赏价值,可制作手链、挂坠等饰品。频频盗采,引起了村民的警惕。2012年3月,村委贴出了禁止盗采溪中自然石的告示,安排了人不定时巡视,还是防不胜防。花缎溪沿途没有民居,加上两旁树木掩映,为偷盗者创造了条件。而且偷盗者大多是团伙作案,作案工具先进,有的甚至带着吊车。从2012年至今,花缎溪里的石头又接连10多次被盗。从白竹村口到双坳桥边五里远的溪道中,有特色的巨型石头全部被整体搬走,溪滩四处遍布着巨石被盗挖后留下的坑坑洼洼。
村民报过警,也跟相关部门反映过情况,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石头是属于公共的东西,采挖算不上什么大事。按相关法律,非法盗采石头的面积达到30多亩,才达到刑事立案标准。
据笔者调查,不仅是双文,县内其它地方也存在着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山石被盗采或无序开采的现象。比如有着六亿年形成历史的冰碛岩、蚩尤石林,在好几年前就开始被贱卖或盗采,成为它地不加标签的嫁衣裳。
石头是不可再生资源,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宝物,是一个地方的历史见证。它的存在,让一条溪有生命,让一个地方有灵气。长期被非法采盗,不仅山体和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而且让一条充满灵气的溪变得满目疮痍,民愤也很大。如今,安化旅游开发方兴未艾,而冰碛岩、书页石、石林正是一些景区的特色产品,如此被忽视实在令人心痛。
 
 
从马路镇看安化旅游开发
□ 邓荫华
龙泉洞位于马路镇云台山下,是湖南雪峰湖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洞内除了石钟乳、石柱、石笋、石葡萄、石瀑,还有世界上罕见的鹅管石等。该景点自1996年开始,由当地农民自发组织开发,到目前已累计投资1200余万元。2006年10月开始营业,年均接待游客2万多人次。但总的来说,开发建设一直比较缓慢,游客量、旅游收入、财政贡献均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镇境内青云洞、六步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旅游风景区多年来也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成经济优势。
马路镇的旅游业为什么始终处于较低水平?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缺乏长远规划和科学策划。旅游景点较为分散,没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规模偏小。二是资金后续投入不足。比如龙泉洞风景区投入为1170万元,通过立项争资的投入只有9万元,其它都为当地的老板自筹,开发资金严重不足。青云洞等景区则基本没有项目资金投入支持。三是交通闭塞制约。各旅游景点位于偏远地区,大多只有村级公路可以到达,村级公路路窄弯多,路况有待改善。六步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马路、奎溪两镇交界处,从县城乘车到保护区要近3个小时。四是景点知名度较低。由于宣传力度欠缺,景区还没有成为安化县的“旅游名片”。五是配套设施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处于初级阶段,食、住、行、游、购、娱等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制约了景点的游客承载量的提升。
马路镇的旅游业发展状况是安化旅游业整体发展的一个缩影。为了发展壮大全县旅游业,使之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建议:一是加大挖掘、保护旅游资源力度。自然风景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在挖掘、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要注重旅游资源的保护,让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因地制宜做好旅游规划。站在全县的角度,将各乡镇的旅游资源统一规划,避免各自为政、盲目投资的情况;统筹推进不同区域旅游产业建设,加强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发挥各地积极性,分工合作、互补互利;充分抓住武陵山片区整体扶贫开发的良好机遇,融入其扶贫开发战略。三是多渠道、多形式广泛筹资。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兴办旅游的积极性,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积极引进外地投资商,积极争取政府的项目资金支持。四是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交通建设,逐步改善游客出游的便捷性;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提高风景区的游客承载能力;鼓励群众在景区景点周边建设特色农家乐等旅馆;搞好停车场、旅游公厕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同时,通过网络、电视、报纸、传单、横幅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提升风景区的知名度,有效地吸引客源。五是加强旅游行业监管。提高旅游业服务质量,提升旅游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保障游客合法权益,为游客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本土文化亟需研究、整理和物化
 □ 黄正良
本土的就是特色的。
安化的本土文化极其丰富。梅山文化、黑茶文化、陶澍文化、羽毛球文化等等,琳琅满目,异彩纷呈。无论是站在发展县域经济的高度,还是从发展安化旅游产业的角度考虑,加强本土文化的研究、整理和物化工作都很有必要。
安化本土文化的研究有很多,但大多研究者各唱各的调,没有组织协调平台,观点得不到校正、研究得不到深入、运用与研究得不到对接,学术研究与文化开发是“两张皮”,研究没有为经济社会发展很好地服务。梅山文化、黑茶文化是研究得比较多、影响比较大的,但经社会广泛认可的成果不多。发展产业所需要解决的不少课题没人研究,或研究不深入;与发展产业关系不大的课题成果累累,但得不到企业的支持。既不利于本土文化研究的拓展与深入,更不利于产业的发展。建议由相关部门牵头成立本土文化研究会,分别设立若干个专题组,发布建议研究课题,主办研究成果交流刊物、年会、论文评优,加强与政府及企业对接。
安化本土文化的整理做得更不够。目前,仅有一些黑茶方面的个人研究成果整理,远远没有达到“百家争鸣”。整理是社会层面的,非一般能人志士式的个人努力能完成。建议由相关部门单位牵头,团结社会上各方贤士,对安化本土文化研究成果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整理出一套成果集,供产业发展之用。并可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出版校园本土教材,供县内中小学生阅读,也可以通过新华书店面向全国发行。
本土文化更多的是经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积累,存在于某一地域人们的思想、行为、意识中,外人要通过“人”了解一个地方的本土文化,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文化也存在于有地方特色的书本、文章、图画里面,但要去品味,需要机缘巧合,需要人的主动;最让人易品味或易体验的文化存在是物化了的,可以在不经意间给人以震撼。开发旅游产业,必须将本土文化物化。我县有许多物化了的本土文化。如古廊桥、古村落,千百年来在各地栉风沐雨;如县文物所的6300余件古文物,依然在历史的长河内熠熠生辉;如纳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名人故居、遗址遗迹,依然向人们生动地述说着过去的辉煌。但是,安化的本土文化物化非常不够。如梅山文化中的狩猎习俗、傩戏,陶澍文化中的心忧天下、经世致用,蚩尤文化、羽毛球文化中的敢为人先、勇于担当、不屈不挠,黄自元文化中的九十二架构,黑茶文化中的细腻、大气、天人合一,等等。
本土文化物化不仅是简单的再现,还需要艺术的提升,高水平的策划、设计。建议由相关部门牵头,编辑出版《图说安化》,将安化的本土文化、风景名胜、物产特色、发展成果等用图说的办法向外推广。也可由企业牵头,面向县内外多举办相关方面的策划、设计比赛,确保本土文化物化的高水平。
 
婺源模式
      四启示
——进言安化旅游开发工作
□ 李国祥
位于皖浙赣交界处的婺源县,近年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国家级文化与生态旅游示范县、中国旅游强县、中国最美乡村。
 
注重政府主导,建设动起来
政府主导是婺源乡村旅游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县财政每年拿出20万元给旅游局作工作经费,政府出台《加快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编制了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制订了景区开发建设及门票、导游、宾馆等管理办法,形成了较为规范的产业运行机制。相关部门和乡镇都积极投入到旅游业的发展中来:水利部门开展河道整治;环保部门关停小型污染企业;公安部门制定游客失窃“预赔制”;乡镇积极为景区开发建设协调各种矛盾;移动、联通、电力、电信、广电等相关部门对景区公路沿线有碍观瞻的杆线进行改造处理……
 
注重生态保护,环境美起来
作为乡村旅游胜地,婺源给人以“处处乡村步步景”的美好感受。该县根据各地旅游资源的特点,准确定位,然后围绕主题,深挖景区内涵,完善各项设施,突出村庄风格与生态环境的整体和谐,保存村民的原有生活方式,重特色、造精品。如“江湾—伟人故里”、“李坑—小桥流水人家”等。在旅游项目开发建设中,注重对生态、人文资源的保护,并始终把保护置于开发之先,实现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先后实施了以封山育林为重点的绿化工程、以改燃改灶为重点的能源替代工程、以优化生物多样性为重点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以水土治理为重点的环境美化工程。对古村落的开发,坚持成熟一个开发一个,开发一个成功一个。对目前不具备开发条件的村庄,以加强保护为主。如今,婺源已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文化与生态珠联璧合、发展与保护齐头并进的美丽乡村典型。这里有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6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12个全国民俗文化村,有各类自然保护小区191个。
 
注重经营创新,产业活起来
在旅游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婺源就提出了“放手民营,多元投入”的举措,舍得拿出最好的旅游产品项目招商引资,一大批精品旅游景区都是通过吸引外资、启动民资建成的。该县的旅游企业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在经营上形成了个体独资、民营合资、民营合作、集体经营、外商投资等多种模式。在投资主体上也出现了“公司+当地政府+村民”、“景区+乡镇政府+村委会”等多种方式,激发了各个层面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出台了《婺源县鼓励兴办私营旅馆优惠办法》、《加快旅游商品开发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扶持民间力量投入旅游产业。
 
注重营销造势,品牌响起来
为吸引游客,扩大旅游景点的知名度,婺源做足了营销文章。媒体开路,以节造势,推陈出新,充满活力。邀请CCTV-4《远方的家》、央视国际频道《快乐汉语》等栏目到婺源制作专题片,地方媒体则全方位全时段地作跟进报道,在媒体上掀起一阵阵“婺源热”;举办2011年国际旅游小姐中部赛区直选赛;参加“江西风景独好”宣传推广月、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活动;每年“五一”、“国庆”黄金周举办“民俗风情展示周”、“民间灯彩巡演”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活动;推出“到农家小院做客”、“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婺源乡村过大年”等一系列有意境的特色旅游产品,以各种方式吸引八方游客聚集婺源。近两年,根据到婺源赏油菜花游客激增的形势,适时地推出“江岭风光”等旅游精品,掀起春季赏花旅游的高潮。据当地导游介绍,立春赏花游高峰时,日游客达到了3万多人。
 
 
 
黑茶之名,今仅于湖南安化见之……黑茶产地,则全在资江南北各区,每年春夏之交,省内外黑茶商人,云集在小淹、边江、酉州、黄沙坪一带,而以江南为集中地点。黑茶在茶号成包,用帆船运至益阳……至老河口,改用牲口车经龙驹寨运西安,甘引则直运泾阳……压制成砖,再运兰州。
—— 彭先泽 《安化黑茶》
鹞子尖古道行思
□ 王青山
说黑茶,不能不提到江南镇这个重要的节点,不能不提到洞市老街—鹞子尖—缘奇桥这条直达旧县治梅城与新化、邵阳的古道。
亭瓦碎仰。碑石静伫。桥拱孤卧。然而,它们用独特的方式见证着历史的变迁。繁荣,或者衰落。
古道,就是一部不断整修路面应对山体垮塌的史书,就是一部不断架设桥梁应对洪水阻隔的史书,就是一部不断完善茶亭应对行客饥渴的史书,就是一部安化黑茶源流追溯的史书。
古道全长不过15公里,最高的坳才200多米。唯有用脚步,你才能丈量出它的历史厚度。
 
1
踏上洞市老街第一块青石板,你就置身这条古道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贺氏宗祠“梅领云开诸峰挺秀,镜湖月朗万派长流”的石刻对联。宗祠如今租办了一家黑茶厂,好几部与黑茶有关的影视剧都在这里取过景。往上走,是一大排窗口和柜台高到几乎要抬头才能看见里面陈设的原汁老铺面。嗑些铺面的历史,打听点山里的新鲜事,不经意间你就上到了坐子坳顶。等坳上的老人带你读到了卧在旧茶亭水井边的一块立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的路碑,你才蓦然发现,脚下那些宽度接近1米的石级,已经卧了240年。当年的岭上村民花了3年时间才将这些青石板从老街一直铺到坳下一个叫爵公桥的地方;然后鹞子尖茶亭里又有碑文告诉你,山两边的群众又将石板路一直接到了缘奇桥,然后到柳林坳,如同火炬接力一般往古道两端延伸。大山深处,崩山垮坎是常有的事,三五十年总得大修一次。于是旧亭旁边又矗着一块1829年立的补修路碑,太昌店、天兴店等经营黑茶的店铺名列捐碑中。
茶亭虽然已作民居,但村民待客真诚依旧。一碗煎茶在手,不妨边喝边品一下旧亭边的一方“禁碑”:
安邑茶贸凭行买卖,历有成规。今因刘玉还茶货凭江南王大□□谌道义先生,价卖祥瑞云。为货已经归包,突出无良之徒唆刘肥己,添钱买。行客闻,知诸凭、我地保邻及贺祖志行等,理斥刘非,罚碑劝息。日后产贩毋得蹈辙,以整章程。 切白。
道光二十六年(1846)五月廿二日立
茶已卖出而反悔,应当处罚。旧亭隔壁一位退休干部收藏的一块残碑,则是对售假的处罚:
前乡蓝田谭某贩茶来硐市同和祥,发售过秤之后以假易真斢包上船。经识破其奸,凭中罚立禁碑。嗣后再有犯者,罚钱拾千捌佰,决不姑宽。凭中:贺松柏、贺茂书、王礼棣、贺玉山、贺宜春。
光绪三年(1877)四月
短短两则碑文,乡规民约、行业协会的作用足令连篇累牍的现代法律法规见绌!碑文中“前乡蓝田”四字,为前乡片及邵阳等地茶叶经古道运送江南提供了铁证。
古道,见证了茶叶这门老产业曾经的和正在发生的是是非非。
2
煎茶是不是甘甜?是不是清亮?你可别不以为然,因为这茶分明是活水烹来!往坳下爵公桥方向走不一箭远,有一堵青褐色石壁挂在山腰。石壁的旁边,“娃哈哈”瓶底大小一汪清泉就那么不知疲倦地从石头间汩汩而出,不分寒暑旱涝。饮着这水,坳上八十多岁的老婆婆都是雪白的满口牙。石壁有个既大气又诚实的名字:石龙。站在石壁前,踩着下面蓊郁的山林眺望,鹞子尖正好远远地纳入视野;而再接着鹞子尖纳入视野的,就是缘奇桥了。石壁下原有个据说很灵验的寺庙。寺僧异能、异光、异德,一位远自浙江而来的名叫葛玉美的信女,还是缘奇桥有碑刻记录的最早一次复修的头人。据说,已有宗教界人士在张罗复修寺庙事宜了。
古道,见证了一种文化的荣枯。
 
3
历史的变迁带给我们无尽的遗憾。归咎于公路修建也好,归咎于乡约力量的沦丧也罢,总之从下坳到属于现名为竹林村的爵公桥前方三百米路段,青青的石板被宽阔的水泥公路替代。不过,你的视线很快便会被公路左边的一处四方形古旧建筑所吸引。高近十米的白色砖墙,最上端一长排泥塑图案活灵活现,墙上隐约可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标语,大门门板上贴着“治安保卫、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牌子。这是村里陶姓人家的宗祠,墙上两处未经粉刷的青砖也是那时砌上去的,那里本来供着陶澍和支祖的雕像;里面虽然曾经做过茶叶加工,但充作公屋后一直没有明确人员看管,早已经面目全非。一踏进祠堂,我们立即震撼了!这里曾经是一座多么庄严、规整的四合院啊!脸盆粗的柱子,一直安装到屋顶的一寸多厚的木壁,雕花的础石……正对大门的主屋已经坍塌,柱子横陈直躺、腐朽如粉、蚁巢遍布,满地蒿蓬没膝,没有倒的屋柱随时都有仆地的可能。一楼木壁上那些过时的标语被剥饰的红漆覆盖,只有二楼白色的宋体“大批大斗大”、“党的基本”石灰字依然傲视风雨。我们常说族有族规,这里就是族规的发布处吗?这里就是令全家族仰视的最高议事厅吗?这里就是族长一声令下就可让板子抽打你的地方吗?虽然封建宗族观念早已被摒弃,但作为历史存在而被遗忘,我们的心里都感到很不是滋味。没有了威严,没有了茶香,没有了生气,甚至连鸡也不愿进来啄食。冬日的阳光从本该是屋顶的上方无遮拦地射进院墙里,光束中只有被我们的脚步震起的朽木灰尘孤独飘浮。出门来,幸喜刻进石块的门联还在:“春禴秋尝,毋忘祖德;山辉川媚,亦爱吾庐。”想来,当初叫嚣着要捣毁这里的一切的,也不外陶家的子孙吧,对远祖的春秋祭祀只怕是早就断了。山河虽然没有当年那么苍翠,但辉媚还是依然,可惜此庐还能受爱多久就不得而知了。
古道,见证了一种伦理纲常的没落。
 
4
走过这段公路,你的心情陡然轻松起来,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乡村风味——脚下已是清一色的石板路。说步步有景,一点也不夸张。经过上百年的脚踏雨洗,许多石板上生成了妙趣天成的图案;或仰或卧的石碑多的是,说不定翻开哪块来一读就会有历史性的发现。这不,清清的竹林溪中忽然就冒出一方长过3米的规整的大石头,中间还对称地凿着两个方形大洞。一位村民说,这是前年发大水时从上游不远处冲下来的,是一座古桥躺在溪底的基础,那两个大洞就是插石柱的,一根石柱就躺在前面不远处的河床上。木架溪桥尚且基本绝迹,如果这石架溪桥还在,该有多好!于是,你的心里不免又多了一声叹息。这位村民家前水渠上覆着一块石碑,一行人找来钢钎,哦呵几声撬起,却是立于1806年的修路捐碑,全是陶姓名字。修的路肯定是这一条,却不是现在走着的石板路,鹞子尖的石碑告诉你,这条石板路的修建时间还在后头数十年。
古道,见证了让人无法印证历史的遗憾。
5
该上坳了,真得感谢朴实的黄花溪村民。听说这是条极具历史价值的茶马古道,就响应村主任的号召扛着锄头箢箕上了山,将几乎湮没在灌木杂草中的古道清理了出来。就在你陶醉于满山的绿色、空气的清新时,同伴在某个拐弯处惊呼 一声:又一块石碑!俯下身子细看,却是光绪元年(1875)的“此处孤坟一塜”。我们现在不是构建和谐社会吗?早在一百多年前,这样偏僻的山乡就不仅居者有其屋而且死者有其坟了。一块小碑,足以让我们为祖人的古道热肠折服。
古道,见证了“人之初,性本善”的古语并非妄言。
 
6
近十里石板路沿山势蜿蜒而上鹞子尖山顶,一块也不曾缺失,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让人扼腕的是,山顶黄花溪一侧的古茶亭却不见了,为了卖几根旧木料的收入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被人为拆毁。残址上,青色瓦砾铺满一地,一方由陶姓人家于光绪三年(1877)六月捐建的石缸已无法储水,或横或竖的石碑底座早乱了秩序,四方大口所衔碑刻大多已去向不明。唯一没被抬走的是一块靠着石缸的“复捐”碑。我们欣喜地发现,上面有一篇关于这条青石板路的序言:
为刊石刻碑以播令名事。是地鹞子尖南至缘溪(应为“缘奇”)桥、北至爵公桥,中约二十里路是古路。前人修之,石板未齐、崩缺未砌、凶岩未辟,往来跌伤者不少。兹有本地罗开来目见心感,倡集南北头人募化。南人以修南路,北面头人喜修北路。南帮北路钱四十八千文,均将石板修齐、崩缺稳砌、凶岩尽辟,由是往来行人乐坦道焉。兹功成而告竣,复刊石以刻名。是为序。
碑没有留下刻写年月。但据乐捐人士姓名,结合缘奇桥边几块石碑上的记载,可以推断出山坳两侧的石板路应该是道光末年至光绪初年,也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20年之间建成。
“前人修之”相照应, 下山约半里许一块平整的山石上刻着几行文字:
头人新邑罗正开、江右(今江西)刘洪哉,众善降大路。大清乾隆五十岁(1785)菊月。
而与此同时,坳下黄花溪村民也在修路。缘奇桥边“修路碑”这样记载:
……公议我境上至杉山 (现新化县圳上镇杉山村) ,下至黄花溪,其路有凶险之处,不许开挖。如有违议者,通境公罚修整。
乾隆五十年(1785)乙巳岁仲夏月吉旦立。
而缘奇桥在康熙三十五年丙子岁(1696)的复修,主要头人居然是几位尼僧与远在浙江的女信士。一条古道,制订出“通境公罚修整”的严令,而且得浙江、江西、新化人士及尼僧为头人,足见其重要性。而“南帮北路钱四十八千文”的记载,又让人联想到当初山坳两边的村民是何等的精诚团结,确乎“勘一藏经不如修一丈路”(坐子坳“捐碑”语)。
古道,见证了前人为交通便利而奋斗不止的历史,也见证了功利至上主义的悲哀。
 
7
还是回到茶亭的话题上吧。据过往村民回忆,茶亭曾有两江总督陶澍题名的“甘露茶亭”几个大字。细辨几块残碑,其中一块大书“总督陶澍捐”,两边是一篇有关茶事论述的残文,另一面刻着“台上”、“黄花溪方家”、“花溪庙后”、“名黄花溪高桥”、“邑罗云衢收”字样。同行的县林业局干部王以戬出生在山下黄花溪,求学时代曾多次经过这里,曾仔细看过这块碑,清清楚楚地记得那行大字下有“田四石”字样。而“台上”、“庙后”等几个词正是黄花溪的几个小地名。他的记忆没错。四石田就是40亩地,清代中叶大约可以收租谷600来斤,一个守亭人一年的吃饭问题基本可以解决。让我们稍感宽慰的是,记录这篇茶事论述的还有一块更早的石碑,因为被一户农民当作进门码头而侥幸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文章作者为陶澍的父亲陶必铨,标题为《鹞子尖茶引》。文章对茶饮旁征博引,深可研读。认为“吾楚所辖,如今之通山、君山及吾邑,实属产茶之乡”。对“茗”字的来由见解也颇为独到,认为“‘六书’中古简,后人始加以艸,而名乃从茗”。将建茶亭供茶当成是为“行人往来,渴而得饮者”“全之于方生”的好事,同时向社会各界人士发出“广为施济,以佐老人之不逮”的倡议。石碑上还记载,陶澍在己卯年(1819)十月十一日赴川东兵备道上任路过鹞子尖,向茶亭老人捐茶银二两,并赋七绝一首。
从题款知道,这块碑立于1820年。甲申年(1824)茶亭重修,陶澍又捐钱四千文。据此推测,捐田时间应该更在其后。陶必铨、陶澍父子,为安化文化人的美德添写了厚重的一笔。
下山的路平坦了许多,但山体崩塌处也较多。虽然被土石填埋,青石板在许多地段时隐时现,也并不影响情调。瞧,路边的两截残碑就特别值得思考。其一是“……不许堆塞、砍伐,决不宽恕”,类似于现在的山林禁伐碑。但另一块却是“……不许堆塞、不许砍伐……重罚土主,决不容情。茶亭罗尔加补”。查证其它碑刻得知,罗尔加是新化当时最大的茶商,陶澍看到的茶亭便是以他为主捐资修建的。刻这块碑,够格!随便砍伐破坏了风景和林荫,柴草乱堆则让过路不便,守亭人又是护路人,权力大得很!一个“补”字值得韵味。
古道,见证了一项流传已久的公益事业的兴废。
 
8
置身缘奇桥,不管你是不是文化人,思绪都会达到沸腾状态。桥架在黄花溪的支流缘奇溪汇入口。由于通往新化县的公路沿黄花溪而行,古桥已废弃,只有打柴人偶尔经过,桥面、桥侧石罅里草树丛生,有的树木比人还高。缘奇桥是安化最美的单拱石桥。桥宽近6 米,桥长18米,南边石梯16级。桥身由厚度与长度十分规整的青石砌成,最长的砌拱石头达到3米多。作为桥栏之用的条形四方巨石,每块长达4米多。靠近缘奇溪一侧,雕有一条栩栩如生的人面蜈蚣,以镇洪水。从石料的风化程度可以看出,这座桥曾经多次维修,规模一次比一次宏大。桥头尚存的四块石碑记载的复修或维修就达3次。而捐款者则不仅两岸罗、王两姓,还有赵、刘、李、许、孙许多姓氏,甚至有洞市老街等处的20多家商行店铺。桥碑上称此桥名为“缘奇桥”,但桥身两侧却嵌着“罗家桥”题名。据老人们介绍,桥曾于丙子年(1936)最后一次维修,因为基本为罗姓人家捐款,所以改了桥名。但是习惯成自然,包括罗姓人家也没有一个人称改后的桥名。是啊,为什么做了好事非得求个名份呢?
诸多细节表明,这是一次没有完工的维修。虽然双凤朝阳图案十分精致,却只见于一块条石的内侧,与传统的对称审美格局大相径庭。那太阳图案下的两面旗帜一样交叉的图案又是什么意思?桥名为何称作“缘奇”?也只有猜测。至于新化县圳上镇政府钉在桥头村民门楣上的“元溪”村名,显然是闭门造车的笑话。
凭立桥头,低头荒草杂树,远处炊烟人家。古道自桥两端渐失于树影草丛。恍惚中,似有村姑在对面茶园里哼着《十二月想郞》的曲子,枝摇指舞;似有农人肩荷茶包、腰挂汗巾结队而至;似有陶云汀吟哦打马,直奔鹞子尖:
盘旋直上五云高,
千里河山一望遥。
我本玉皇香案吏,
置身莫讶立烟霄。
古道,让人频生今夕何夕的感慨!
 
 
石岩·
      文澜塔·
               永锡桥
□ 陶少鸿
石岩,是我老家的标志性地貌。因为它的存在,老家的地名就叫石溪。
这里也是道光年间的两江总督陶澍的老家,他的祖屋屋场离我的老屋只有两百多米远。
石岩一带,因为陶澍,而有了许多神奇的色彩:比如,悬崖上曾建有亭廊,他幼时在上面读书,若做出好诗来,对面七星岩上的七星就闪烁奇光,锣钹岩就铿锵作响……
石岩雄姿犹在,只是,过去它的下巴上是长着长长的青藤,结有许多圆圆的凉粉果的。它与纱帽岩相对而峙,又被称作双幅崖,形成险峻的隘口,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从下面过路的外乡人常常担心它会掉下来。两道崖壁之间就是进村的小路,现在开拓成了简易公路。纱帽岩后的棕树下有一座坟墓,据说葬的是陶澍幼时的私塾先生。风吹石动,石岩看上去摇摇欲坠,实际上它就是个与崖体脱离的活动体。有一年我在崖后打青,忽然来了兴趣,小心地爬到了石蛙的头上,双脚稍一用劲,它就摇晃不止,我呆了几秒钟就赶紧下来了。其实这是村里的后生常玩的游戏,以此向路人或村里的女人们炫耀自己的胆量。进入隘口之内,回头望去,石岩又是另一番景象,真不知它是怎么生成的,只能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了。从这个角度看,纱帽岩才有点像一顶乌纱帽了,只是没有帽翅。
走过石岩,眼前豁然开朗,便看到了当年的大队部,屋子保存得出奇的完好。当年,人们在此学报纸社论、批斗自己的族人,我还在此教过他们唱《国际歌》。此时此刻,我听到了自己幼稚的嗓音。
文澜塔,远远地望去很像一个人。它默默地站在资江北岸一座悬崖上,像在观望着什么,又像在等待着什么,灰青的身子,有时显得壮硕,有时显得伶仃。
那年秋天,我下放回老家石溪了,但小学还没念完,书不能不读,便到十里外的小淹完小读寄宿,周六回家,周日再带着一周的口粮回到学校去。于是,我每周有两次要经过文澜塔。没有同伴,独自一人,十里坎坷山路对于一个十二岁的少年来说显得有点远,还有点寂寞。幸好还有文澜塔,每次出门,我都感到它在途中等着我。特别是回学校的时候,一到资江边,我就会感到它远远地迎了过来——其实呢,迎过来的是它的影子。因我来到江边一般都是夕阳西下时分,文澜塔的影子会拖得很长。我走进它的影子时,会感到些微的清凉,又觉得,文澜塔远远地伸出了一只手,轻轻地抚我的头发。有风的时候,清脆悦耳的铜铃声自塔角飘落,零零星星地洒我一身。当我爬上悬崖,来到塔下时,我就在一块青石上坐下,歇歇我有些酸疼的双腿。这时,我与文澜塔面面相觑,虽然默默无语,却感觉得到,有一些问候从它的青石缝里渗出来,有一些怜惜从它的铃声中滴下来。
青石砌成的文澜塔有七级,实心,每个塔角上都悬挂着铜铃,塔顶镶嵌着三叉宝剑,门上还有道光皇帝题写的匾额。据说是两江总督陶澍出资修建的。陶澍是族人的光荣,也是老家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塔用来做什么用的,我不甚了了,只晓得,它至少是可以镇邪的。我在塔下久坐,除了歇歇脚,消除我的孤独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想借它壮壮我的胆。因为过了这座悬崖之后,要沿坡下行穿过一大片麻竹林,麻竹只拇指粗,却有丈余高,密密匝匝的,藏着一个可怕的传说。说是里头有条水桶粗的大蛇,已经成了精,某个打柴的汉子把它当成倒下的树,坐在它身上歇息,结果被它活活地吞吃了。一听到竹林被风吹得沙沙响,我就疑心是不是蛇精来了。从竹林里过时,我总要时不时地回头,看一眼耸立在半空中的文澜塔,以获取前行的勇气。
但是某一天,我在塔下遇到了一帮戴红袖标的人,他们手持钢钎,费劲地拆卸着塔座上的条石,说是要“破四旧”。难道要拆掉它?我为文澜塔担着心。但当我下一周再从塔下过时,发觉只拆下了两块石头,文澜塔安然无恙,它仍矗立在悬崖上,俯瞰着浩然北去的江水。或许,是因为它修建得太结实,那些人难以下手而放过了它吧。我很有些欣喜,文澜塔还会在途中陪着我,会看着我走近,或者走远。但是,很快,我上学的路途就结束了。季节走到了冬天,学校以“停课闹革命”的名义提前关了门,我只好背起行李回石溪。那是个雪天,山上山下一片刺眼的白,文澜塔却显得特别的黑,特别的显眼。山坡上的麻竹被雪压得弯下了腰,横拦在山路上。我捡根木棒抽打着竹子,让它们抖落一身的雪,直起腰,给我让出路来。我边走边与文澜塔对视着。我很从容,即不怕冷,也不怕寂寞。只是,当我越过悬崖远去,视界里的文澜塔越来越小时,心里有些怅然。因为,我不会再来这个叫小淹的地方念书了,我要回去务农养活自己了,再见文澜塔的机会也少而又少了。
三十多年过去,文澜塔还默默地站在那里,守护着岁月流转,人世沧桑。塔顶上的宝剑已经销蚀不见了。文澜塔,也已经老了罢。再见到它的时候,我的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另类的意象:有人从地球另一边钉过来一枚钉子,它就是那个尖尖的钉子头。是啊,文澜塔,你将我的一段少年时光钉在那里了。
 
永锡桥,是安化县保存最完好的风雨廊桥。发源于大熊山的麻溪河,顺着峡谷一直往北流,越流越大,到达洞市下游的锡潭村时,河床已有六七十米宽了。河水可行竹排,带来了水运的便利,但每逢春夏之季,河里必定水急浪高,也造成了行人与旱路运输的阻碍,只能绕行,多有不便。曾有人于水大之时冒险渡河,造成船翻人亡的悲剧。我母亲祖父的祖父五芝公坐卧不宁了,遂于光绪年间的1876年,牵头说动22户富裕人家,联合向九乡百姓倡议,义捐修桥。历经6度寒暑之后,一座跨度达80余米的风雨廊桥便宣告落成了。
我初次去洞市时走了捷径,绕过了永锡桥,所以,三年前才见识永锡桥的真面目。此时它的形象已频繁地出现在各类宣传资料上,都说,它是安化现存风雨桥的代表。长虹卧波之类的形容对它来说显得轻飘,它很安静、很稳重、很力量、很担当地座落在那里,一副岁月莫奈我何的模样。我先到河边观察了它的五座桥墩,那些凿痕斑斑的墩石,经历了130余年的风浪之后,仍严丝合缝地垒在那里,接缝间没有一点空隙,不知,用了怎样的一种粘合材料?桥墩里还嵌有起固定作用的铁栓,虽然锈迹斑斑,却也紧密而牢实。而桥墩上横搁的梁木,粗大如旧,竟没有一点剥蚀腐朽的迹象。我在桥头拍照留影,回头望去,飞檐翘角直刺蓝天,倏忽之间,它又有了气势飞扬的样子。
到了桥内,我才晓得它对于旧时的行人与脚夫何等的重要。厚实的重檐青瓦盖在头上,三十六根廊柱密实地竖立两侧,可以遮挡住任何的狂风暴雨。廊柱之间有橡木搁板,你走累了,可以坐下歇息,或者躺下来睡一觉,甚至可以在上面摆个小摊,做你的小生意。桥廊里既干燥又透风,透过栅栏,可看见桥下粼粼闪光的麻溪水。木雕狮子雄踞桁梁之上,扛着屋椽瓦顶,憨态可掬。我轻手轻脚穿过桥廊,仿佛穿越时光隧道,一种微妙的情感在胸中窜动。我有没有踩到当年陈五芝留下的脚印呢?
据说,某处存有记载陈五芝善举的石碑;还据说,那碑上有诗赞曰:
天余缺憾人能补,神着先鞭石不顽。
好是津梁通两岸,行人到此尽欢颜。
只是我没有看到,也不知那碑在哪里。这据说是我从网上搜索来的。不过,我在桥南端的小院里,看到了十来块铭记捐款建桥者姓名的石碑,其中第一块,也是独名独姓的一块,上面刻着:陈五芝捐钱二百千文。回家后我查了一下资料,光绪年间的二百千文,就是二百两银子,当时大约可以买二百石米(每石米约二百斤),不算很多,也不算少。
我和这块碑合了一影。有这么个乐善好施的母系祖宗,我当然感到自豪。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不该留下的总会淘汰,应该留下的总会留下。就如桥下的麻溪河水,无论流多久流多远,也带不走永锡桥的一片影子。
 
 
奇美云台山
 肖平安
今年六月,我陪同文艺界几位同仁游览了神奇秀美的安化云台山。我们一行九人下午四时乘车从县城东坪出发,不到一个小时就到达云台山脚下的马路镇。然后,转坐当地小型面包车,沿盘山公路向云台山缓缓前行。
车抵云台山村部后,我们在茶旅开发办品尝了当地特有的红茶。六时许,大家扛起照相设备,在茶旅开发办负责人邓新民的引导下,抄近路往顶峰的真武祠挺进。来到一灌木葱郁、杂草丛生的岔道处,邓新民告诉我们:“只要沿着林中的红色带子走,就可以直接到山顶。”我们一路寻着树枝上的红色带子慢慢往上爬。据说红色带子是人们在真武祠求得的平安带,可以消灾辟邪,保佑自身和家人平安,寄托了大家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上真武祠的山路迂回曲折。沿途,野花飘香,松林成荫。路过一段较长的泥砂路和用石块砌的阶梯后,我们来到了海拔998米的云台山顶,闻名遐迩的真武祠出现在眼前。真武祠原名“即武当”,是一处道教场所。由于遭受多次损毁,外观相当简陋。用大青石条块打造的墙体、拱门与石雕等建筑物,经过数百年的风吹雨打,石表风化、脱落迹象较为严重,似一位历尽沧桑的老人,但仍昭显着它的厚重。
真武祠的正门上方嵌着醒目的 “云台山” 三个大字,两旁是一副石刻楹联:“云中鸡犬随仙去,台下风雷自洞来”。侧门上方嵌“即武当”的横额,两旁为石刻对联:“当门恰有云梯接,别户权从佛地开”。
祠内供奉有真武祖师、南岳圣帝和观音菩萨等神像,有宗教人士在此打理。络绎不绝的香客,烟雾缭绕的香烛,足见这里香火的旺盛。关于真武祠的来历,有个传说。200多年前,当地有个叫邓自斋的村民,因儿子久病不愈,千里迢迢到湖北武当山求真武大帝庇佑。回来后,儿子的病奇迹般好了。以后,邓自斋每年秋必去武当山朝拜一次。到83岁时,邓自斋无力再去武当山,便四处化缘,在云台山顶上修建了这座祠庙。取“即武当”之名,意思是等同于武当山。
站在红色平安带飘舞的护栏边,俯瞰四周,群峰起伏,层峦叠嶂,绵延几十里的山海风光,一览无余,令人心旷神怡。大家纷纷操起手中的相机,大拍特拍夕阳沐浴下的云台山。
是夜,我们宿在邓先生的茶旅开发办。
夏日的夜晚,清静、凉爽。躺在农家小院休息,我享受着从窗外、山野、茶园飘来的阵阵清香和凉爽的清风,不禁浮想联翩,人生、奋斗、命运、知足知不足……
翌日凌晨四点多,我们起床去半山腰拍云海。在最佳拍摄地,大家麻利地支起三脚架,安装、调试好相机,对着波涛汹涌的云海,接连不断地按下快门。
云台山的云海太美、太奇、太妙了。黄灿灿的光线洒在云端、洒在山头、洒在乡野,把整个天空染成了金黄色调。云层瞬息万变,与若隐若现的山峰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幅精彩的画面。云台山,名副其实是一座属于云的山。
用过早餐,大家参观了陡峭险峻的城墙岩,远古遗留的苗瑶民居,然后,游览了山下的龙泉洞。
龙泉洞是安化开发最早、最成熟的一个溶洞。在安化人眼里,它已成为“茶马古道”之外安化旅游的又一张名片。龙泉洞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当地村民在云台山开挖防空洞时发现的。当时有大胆的村民打着火把进去“探险”,但溶洞深不可测,至今也无人知道它到底有多深。曾有村民做过一个实验,从云台山顶的“天坑”倒下泡沫,两天后泡沫才从山脚流出。
从防空洞进去,步行两三分钟,右边另有一小洞,正式进入龙泉洞。洞内除地面上铺的石板为人工建造外,其它地方都是原生态的。
与粗犷雄壮的大溶洞相比,龙泉洞显得精巧细致。小家碧玉,是我对它的第一感觉。洞中不少地方伸手即可触摸到两边的岩壁。洞内的岩壁上,有一层滑润的粉层。有水气,有湿度,有水流,说明溶洞还很“年轻”,说明洞内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都还在“成长”。沿着脚下的指示路灯,一条蜿蜒的石板小路逐渐将我们引入五彩灯光与千型百态的溶洞景观构建的绝妙胜景之中,无论是天下第一细长的“绝世鹅管”,还是神秘的“倒挂金莲”、“宫琴古韵”、“金龙迎客”、“三塔镇宝”,无不惟妙惟肖。
龙泉洞最大的特点当属“龙泉”,即洞内一天然瀑布。从“幸福门”景观侧身过去不远,就听得到“哗啦啦”的水流声,在隔开十几米的地方,从溶洞的间缝中便看见一条从“洞天”飞扑下来的天河。越接近瀑布,空间的湿度越大,整个人仿佛都沉浸在山泉的甘甜之中。这一条“龙泉飞瀑”足有七八米高,喷涌而下,形成一幅巨大的水帘。据说,至今还没有找到泉水的源头。“龙泉”在此形成“阴河”流出洞外,龙泉洞周边的乡民多少年来一直喝着“龙泉”水。现在,人们在洞口筑了一个水坝,“龙泉”水被蓄了起来,形成一个地下“湖泊”。游客们出洞时,都由此乘船出去。
出洞的水路,又是龙泉洞一大特色。河道大部分地方只能容一条船行进,每隔一段距离有一个会船处,铁船与石壁的碰撞声在这地下溶洞中显得特别铿锵入耳。途中还有一处特别狭窄的洞口,所有的“船客”都要弯腰低头方可通过,而洞口另一侧的正上方恰有一尊五彩环绕的“菩萨”……
云台山还有方圆数千亩的石林。路边、菜地、山腰,随处可见。有的像天兵天将、十八罗汉等各路神灵,有的像雄狮、猛虎等怪兽,还有的宛如在植被中爬行的鳄鱼等等,千姿百态,引人遐想,令人回味。
赏完石林,我们紧接着参观了云上茶业有限公司的野生大叶茶培植基地和正在兴建的仿古茶厂。邓新民介绍:“山上数百亩茶园,都是由云台山野生大叶茶树为母本进行培植的。这里阳光充足、雨水充沛、土质肥沃,常年云遮雾绕,很适宜茶树的生长。云台山大叶茶经过国家茶叶专家考证,已被列为了全国21个优良茶品种之一,并被写入了大学茶叶教材。湖南乃至全国推广的优良茶树品种,槠叶齐、湘波绿、白毫早、碧香早等都是用云台山野生大叶茶母本培育出来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谈到云台山的旅游开发,邓新民满怀信心:“云台山茶旅一体化建设工程已进入实质性的开发阶段,现正在争取国家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项目。目前,我们还引进了大量的民间资金,正着手以‘即武当’道教文化中心为核心区域,打造地方特有的茶博物馆、茶文化园、云上茶叶生产基地、野生油茶林基地、云上宾馆,配合百里云海、奇石林、云上绝壁走廊、云池、无底洞、夏家冲苗瑶民居遗存等景点的开发。相信,不久的将来,古老而神奇的云台山,展示给人们的将是一幅更加多彩、更加完美的画卷!”
 
 
九龙池纪游
□ 资水船家
九龙池是大熊山主峰,海拔1622米,为湘中第一高峰。国庆长假,我们红网论坛26名网友组团来到安化县南金乡,登临九龙池山顶,体验了一把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境。
 
将军岩—将军亭—石头溪
10月2日清晨 ,我们到达第一站:将军岩。
站在一座石拱桥上,透过两边高耸的石壁,看幽深的峡谷和深潭。远远地,一块巨石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它似一把剑,又似一位将军站立在毗溪中,威风凛凛。开车的师傅告诉我们,这就是将军岩。传说当年康熙派兵追剿吴三桂时,吴一员部将曾路过此地,遇一只猛虎追赶溪对面的山羊,便将剑直插溪中,老虎吓走,救下了山羊。这把被插在溪中的剑,就成了将军岩。
与将军岩呼应的还有将军亭。亭子原为木亭,因年久失修而毁坏,后人便出资筹建为现在的模样。
与将军“两字”扯上关系的还有“御甲”、“滑石”等村寨的名字。有考史兴趣的朋友,找熟悉这些掌故的老人足可问上小半天。
过了将军亭,步行5分钟,便是传说中的石头溪了。狭长的溪谷两侧,左为盘山小道,右为山涧石壁,古藤攀附,杂树横生。溪水蜿蜒而下,绿得格外耀眼。已近晚秋,河道较为干涸,不少石头裸露于河滩之上。沿溪而上,一路怪石嶙峋、千姿百态,被冲蚀得圆溜溜的卵石,被激穿的石头洞孔,被浸染出的各色花纹,每一块石头都有不同的样子,不同的颜色。真可谓“溪在石上流,石在水中立”,很有一番韵味。
石头溪长约1公里,我们一干人等溯溪而上,尽量不湿鞋湿脚。错落无序的石头和布满青苔的滑石,令所有人在每一步的攀爬、跳跃中都不得不全神贯注,以免成为“失足青年”。户外运动经验丰富的当地向导,一路轻盈跨跃、攀跳,如履平地,不湿一鞋一袜就轻松趟水过溪。其他的人等涉水则一步三徘徊,一路惊呼,频频落水,倒是给大家的行程带来了许多乐趣。有的干脆大大方方仰天跌坐于水中,来个 “透心凉”。一位一路表现出色的美少女,也在关键时刻掉了链子,在溯溪即将结束时,一只脚踏入水中,成功实现了与众网民同甘苦、共命运的诺言。
 
夜宿农家
趟过石头溪,再行车半小时左右,便达九龙池山脚。山中树木繁盛,只有一条小道蜿蜒而上。我们靠着一双脚板和一根棍子,慢慢向半山靠近。1.3公里的路,速度快的半个小时就到了;负重多的,一个小时才到。
为我们提供住宿的人家姓张,据说是离山顶最近的一户人家。两层的木房,平整的水泥晒谷坪,一看就是熨帖人家。对于我们这群不速之客,主人没有什么特殊的准备,只是腼腆地笑着,拿出自家种的玉米、红薯及山里摘的猕猴桃热情招待我们。
我们和主人讲好,我们要发掘自身最大潜力在他的家里寻找好东西,并享受自已烹饪的乐趣。交了定金,我们分成若干梯队,开始在主人的菜园里掰玉米、扯白菜、摘扁豆、挖生姜、刨凉薯;在果园里打板栗。有人跑到禾场边把两只母鸡捉来宰了,有人把主人厨房里挂的两块腊肉取下来切了,半边麂子肉自然也没逃过大家的法眼。
我们占用了主人家的两个厨房,一人生火,一人切菜,一个掌勺,还有若干人在旁边游离盼顾,不时指点,不时偷尝,搞得场面极为热闹。晚餐,三桌农家菜被大家抢吃一空。
晚上,在主人的禾场坪里,我们燃起了旺旺的篝火。烧玉米,跳舞。如果不是考虑到第二天很早要起床登山,估计大家会折腾个通宵。
 
登九龙池
10月3日凌晨3点20分 ,大家陆续起床。繁星点点下,大家坐在院子里,喝着张家老板半夜起床给大家熬的红豆地瓜粥,啃着玉米,很是感动。
3点55分,马帮引路,我们出发。
凌晨的山谷中,除了马铃声声和走路人的呼吸声,几乎没有其他动静。向导牵着两匹马,驮着3名摄影爱好者绝尘先去。我们打着手电筒,拄着竹杖,在寂静的山路上缓缓前行。半山腰多是当地农民种的厚朴之类的药材,高高的树木挡住了不少山风,一开始还不觉辛苦燥热。半个小时后,大家就呼喊:“出汗了”、“好热啊”。不少男同志顾不上斯文,脱掉上衣,光膀前进。及至翻过山脊当风处,冰冷的山风一吹,浑身立马满是鸡皮疙瘩
随着海拔高度的攀升,脚下渐渐峰峦起伏,山道两边的灌木丛变得越来越稀少,露水越来越重,打湿了我们的鞋袜和裤脚。回头眺望,四周一片漆黑,只有张家灯火仍若我们出发时一般闪亮,心中顿时升起一股家的温暖。
大约一个半小时后,我们胜利翻越山脊,到达山谷垭口,前面只有连绵起伏的低矮山坡。引路的向导领着几位先行者已提前上山,留下两匹吃草的马儿不肯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虽然也有来过的朋友,但天黑路难寻,都找不到准确的方向。我们只能依靠微弱的手电光亮,跟着感觉走。围着山坡来回转了几圈,在黑暗中摸索了近半个小时后,我们终于踩着新开辟出来的道路到达了顶峰。大家激动地挥手呐喊。我低头看时间:清晨6点10分。
太阳还躲在厚厚的云层中,不肯露脸。大家穿戴严实,啃着自带的干粮,缩在背风的山腰上躲避寒风的侵袭。6点50分,太阳终于露脸,因为天气的缘故,没有想象中漂亮。看日出是讲究机缘巧合的,不见得每个人每一次登到山顶都能看到。但顺利登顶,体验了“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大家就没有遗憾了。
7点20分,大家开始下撤。上山容易下山难,这次有了深切的体会。摸黑上山时,看不到路途的远近,赏不了两侧的风景,心怀唯一的目标让人能凝聚能量,无畏前行。下山时,体力已消耗了大半,山路湿滑,一步一屈膝,双腿直打颤。加上一路左顾右看,停停走走,耽误了不少时间。人人手拄竹杖,鞋裤泥泞,筋疲力尽。不过,一路摘了不少野生板栗、猕猴桃,也算小有收获。
下午1点到达山脚下,买光了老板及附近村民家的所有猕猴桃、沙参,我们满载而归。
 
 
花缎溪写意
□ 蒋英姿
花缎溪是资水支流思贤溪的主源头,位于田庄乡双文村地段。
车子从白竹村口右拐,进入双文村辖地,花缎溪便纳入视野。溪水蜿蜒清澈,深的地方碧绿,浅的地方见底,衬上水中奇石,两岸叠翠,像极了一副花缎。
公路是新修的。沿溪一侧,间或放置着几块巨石。这些石头叫紫云石,据考证形成于六亿年前。紫云石形态多样,纹理各异,图案斑斓,似天成彩绘,可用于制作手链、挂坠等饰品,是收藏家眼中的香饽饽。村民们却并不稀罕它们,任其在溪涧里经受风吹浪打。几块体型巨大的紫云石得以侥幸被吊到路边成为装饰,也是为了履行震路之责。这些石头或长或方,可以当成板凳,供人休息,也可以当成桌子,放置东西。但在游人眼里,这些石头却是最美的风景。他们有的被清冽的山溪水浸润得如玉一般光洁,有的却被雕刻成书页的形状,满山遍野地胡乱扔着。让人脑海中浮出这样的诗句:“一个老顽童——上苍,爱读书却不爱惜书,竟随意将书扔在荒野乱岗……”
花缎溪的美丽因石而增色,因水而添秀。沿途深山密林,水能保持它最原始的姿态从山涧中流出,在溪中汇合。夏天的话,不妨弃车选择涉水而行。溪里大大小小的天然游泳池不少,可供你随时下水消暑。如果想体验一下童年生活中抓螃蟹砸小鱼的乐趣,可以翻开水边的岩石,调皮的螃蟹会在水中朝你调皮地吐泡泡。
沿溪缓缓行约四里,一座石桥凌架溪面。过桥,通往双坳;不过桥,通往文山。双文,就是取自“双坳”和“文山”两个村的头一个字。
继续沿溪而行,两岸的山林越发苍翠与茂密。到情人谷,公路不再溯水而上,而是绕山而行了。因为情人谷两侧巨石林立,将花缎溪严严实实地保护起来,大有外人禁入的架式。古人把这处密林山涧叫做情人谷,莫非这里留下过梁山伯祝英台之类凄绝动人的传说?情人谷全长2800多米,谷中是成片的古树林,那些上千年的古枫树、古樟树、酸枣树、尖栗树织成密密杂杂的网,将花缎溪网在其中,也将山中万物网在其中。谷底没有路,一切保持着原生态的美丽。踩着农人放牛砍柴时踩出来的足迹,穿过密林,攀过岩石,深入谷底,你便进入了花缎溪养在深闺的美景。潺潺的溪流,错落有致的山石,一段有一段的风情,一处有一处的姿态。农人朴实,地名多从水潭的深浅与形状而来。有的水面似锅盖,叫锅淹塘;有的石缝生一大洞,似野猪刨出的坑,叫猪槽洞;有的潭水碧蓝,将岸边的翠竹倒映成蓝色,叫蓝竹洞……水中除了鱼虾螃蟹,还有中华鲵、石蛙等稀有动物。中华鲵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夏天的晚上会爬到岸边或树木上乘凉,叫声像小孩的哭声。这两种动物因营养价值高,肉味鲜美,价格不菲,在很多地方已经被抓捕到近乎绝迹。也有人深更半夜到情人谷里冒过险,结果摔下山坎掉进水里手电失明,直到第二天天亮才得救。自此,再无人敢造次。
山谷最险要处在第七眼塘边。七眼塘为一处高四十余米的绝壁,笔直地堵在溪中间,形成一处绝妙的瀑布。因为落差大,水流冲击力强,水塘很深。老人们传,曾将七根十米长的棕绳接起来用秤砣吊到塘底探深浅,没有探到底。从塘底抬眼往上望,白白的水柱仿佛从天上倾下来。由于石壁呈梯状依次自上往下分布,水便也分成很多段飞散开来,仿佛一件打着百褶的白裙子,又仿佛一束束飞舞的白丝线,美得惊心动魄。不仅仅那瀑布,石壁也极具特色,参差不齐,看上去非常惊险。水从上面砸下来,经过多次分散,力度已经减弱了很多,因此下面的潭看上去显得比较平静。但是这种平静只是表面上的,站在潭边不到两分钟你便会感觉到有一股力量将你往后推,那是水花溅起来的水雾挟裹了你。如果发大水,潭边上是不能站人的,上面的水柱会垂直砸进水塘,将整个潭都盖住。即使二十米开外,也能被它的余花溅湿全身。
七眼塘的美丽很难被完整地收入眼底。在它的脚下看不到上面,从上面望下去万丈深渊,又无法近距离观赏到水流的气势。县里一位摄影师为拍到七眼塘的全景,带了四个开路先锋,个个拿刀,花了两个多小时,才开劈出一条小路。
七眼塘是花缎溪的分隔点,也是情人谷的终点。以此为界,花缎溪的上游是农人们耕作之处。两旁良田碧野纵横交错,牛羊悠悠散步其中,一派其乐融融的田园风光。七眼塘旁边是一片茂密的古树林。村里人称为庙山。十多棵千年古树相依相偎,犹如列阵的士兵。大的要五六个人合抱才能抱得过来。因为长年枝叶掩映,树下寸草不生,植被不长,俨然一处房舍。农人在那里修了一个小石屋,供着庙王菩萨,据说可保村人平安。庙山旁保存着近500米较完整的青石板路。明万历23年(1595年),高马二溪黑茶被朝廷定为贡茶,花缎溪和高马二溪毗邻,气候水土与高马二溪相近,因此被指定为皇家茶园的范围。
花缎溪民居以木房为主,但颇有讲究。有的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有的古朴雅致,风情万种,虽没有现代建筑的光鲜亮丽,但经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风雨剥蚀,依然风韵犹存。
花缎溪出过几名秀才,其后代家中仍藏有御封的牌匾;花缎溪还出过将官,留下过骑着高头大马的高官打马村道上过的传说;花缎溪曾经非常富裕,有钱人拿着晒垫晒银子;花缎溪曾有小酉州之称。每到秋收季节,各地前来交租的人络绎不绝……但记忆深处的繁华没有改变花缎溪人刀耕火种的生存方式和勤劳朴实的优良传统,他们依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村里有一位叫蒋文开的老人,年近九旬,从未用过火柴、打火机。他用竹笕引水,用石槽磨谷,用柴火煮饭做菜。在老人的衣服口袋中常有“乒乓”、“叮叮当当”的响声,不是别的,那是他用来取火的火镰、火石、火熐。他身体硬朗,精神矍铄,长年累月忙碌在田间地头,挑百十来斤担子脸不改色心不急跳。山里空气好,村里人寿命长,老人们七八十岁了还能下地劳作也不是新鲜事。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花缎溪人辛勤地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耕耘着自己的未来:硬化村组级公路,新建、恢复茶园,种植厚朴、玉竹等药材……看得见的幸福生活离他们越来越近。
 
 
 
走进高马二溪
□ 王定岩
巍巍衡山山脉支段,有一处神秘莫测之地——高马二溪。这里小溪纵横,夏凉冬暖,土地肥沃,茶树遍生。清晨日出,雾锁群山,云蒸霞蔚,一派人间仙景。一股湿湿的、生生的、软软的、怯怯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浸入你的心田。
枫叶正红,冬日微暖。我再次踏进了高马二溪这块神奇秀美的土地,感受它的博大精深。从朝宸庵驱车登上苍夹坳,极目远望,景色醉人。虽然枣树、樱桃树的叶片像少妇红晕的脸,有微微的醉意,但茫茫群山依然是墨绿的海洋。逆苏家溪流而上,走几个拐拐,转几个弯弯,再登几个小坳坳,眼前突现一方平地,一栋栋木质结构的屋宇无序地葡伏在软软的山坳坳怀中,很自然地让人想起杜牧的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这栋木屋就是黑马皇茶厂,虽然是木质居家屋改装而成,但库房、制作坊、七星灶、样品室、质检室、机房等都是一应俱全。库房里,千两茶、百两茶、印板茶、天尖、茯砖等品种琳琅满目。厂长谌培阳介绍说:茶厂已投入资金400多万元,所有囤积的原料都是高马二溪本地的优质茶叶,成品是精工细作而成的,目前,正在积极开拓销售渠道。
中午时分,谌厂长邀我们到他家用餐。他的家就在苏家溪台上,其合作伙伴蒋建辉也是相邻的金沙村人。餐桌上丰盛无比。布完菜肴,厨房里走出两位风姿绰约的少妇,经介绍才知道其中一位是厂长堂客,另一位是邻屋漂亮的小嫂子。俗话说“深山出美女”,果然是不错的。
高马二溪的茶叶无与伦比,野茶树有碗口粗细,人要爬到茶树枝桠上才能采摘,茶树上的叶片有猪腰子那么大,有粗草纸那么厚,所制成的黑茶泡到第七碗水还茶香浓郁扑鼻。高马二溪景点很多,天仙桥、地仙桥、观音岩都值得一看。高马二溪珍禽异兽也有很多,猴面鹰、花面狸、红腹金鸡、娃娃鱼等国保珍稀动物屡见不鲜,至于野猪,就与山民们的家猪那么平常。
临近黄昏,我们仍依依不舍,告别这里<="" iv="">

附件

[打印] [收藏] [纠错] [关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