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安化》2015年第1期(总第8期)文字版3/4
作者:安化县政协办     发布时间:2015-04-08     信息来源: 未知来源     浏览数:
《品读安化》 2015 年第 1 期(总第 8 期)文字版 3/4
风采/创业
 
株洲“陶瓷大王”陈云飞
■ 陈文敏
陈云飞,红星美凯龙宝力陶瓷·巴顿将军董事长。这位看起来儒雅沉稳的安化人以一种冲锋者的姿态,在株洲攻城略地,不断成就着属于自己的事业。
有着诚恳温暖的笑、睿智坚定眼神的陈云飞,讲起话来平缓柔和,骨子里透出一种经历风雨后才能历练出来的从容。他从事过外贸、电脑、美甲等行业,在各个行业都游刃有余。2012年进军陶瓷行业,3年时间,创下株洲陶瓷界销售神话,营业额连年递增,成为当之无愧的“陶瓷大王”!
 
小小少年,志如鸿鹄
 
1971年8月,陈云飞出生于东坪镇一个普通的大家庭。因为生活拮据,出生不久就被奶奶带回农村老家抚养,到上小学才被父母接回县城。高中毕业后,为帮父母分担生活压力,陈云飞进湘华机械厂做了一名普通的工人。“那是我人生第一份工作,每月工资61元。”陈云飞回忆,“后来厂里效益不好,我就去了安化移民局下面的劳服公司。”劳服公司效益不错,但陈云飞看到了国企的局限性,和父母商量要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闯一闯。爸爸就说了一句话:“外面不好就回家。”回忆往事,陈云飞眼眶有些湿润。
1993年,和当时众多外出寻找机会的人一样,陈云飞去了深圳,在一家外贸公司做海外订单业务。那时中国还没加入WTO,许多人不了解这个行业。陈云飞每天拿着一本全国的电话黄页,一个个公司打电话。最多的一天,打了98个电话。“耳朵都麻了,回到宿舍再也不想听到任何声音,耳边总像听到有人在说话。”陈云飞视这些经历为他的财富,“一个月我就做到了处长,有了自己的团队,而且是公司销售冠军。”
3年后,外贸公司老板移民,公司解散,陈云飞失业了。但天无绝人之路。“这时候我认识了我老婆,她有个亲戚在株洲,我想,我们就去株洲找找机会吧。”陈云飞带着几年打拼下来的一笔积蓄,来到株洲。“当时人生地不熟,我们做什么呢?我想起深圳流行电脑画像,株洲没有,就托人介绍认识了株百一个经理。我跟他说,能不能找个地方给我,我付租金,贵一点都可以,只要七八个平方就够了。株百给了陈云飞一个地方。“画张照片298元,一天画十多张。我老婆还有点审美观,性格也好,所以好多回头客。”就靠着这小小的8个平方,陈云飞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2000年,电脑画像在株洲遍地开花,陈云飞感受到了危机,决定转行。他先去深圳考察了一段时间,回来后决定开美甲店。那时候株洲还没有做美甲的店子。陈云飞做一双手收费500元,竟然门庭若市。“我也算是株洲美甲第一人吧。”尝到了甜头的陈云飞干起了美甲批发与培训,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创业之初,筚路蓝缕
 
因为为人坦诚义气,陈云飞身边有一群忠心耿耿的员工,也积累了广博的人脉。
2013年,陈云飞涉足建材行业。创业之初,因为不懂业务,对行业也一无所知,压力大。感冒加上着急,竟然失声了。整整三个月,他讲不出一句话。“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陈云飞说。
2014年夏天,为了接长沙一个工程单,陈云飞上午10点到对方大门口时被保安拦住,说没预约不让进。他不敢离开一步,害怕错过机会,只好一直坐在车里。火辣辣的太阳把汽车变成了一个大锅炉,空调也“罢工”了。肚子饿得咕咕叫,不敢去吃饭。满头大汗,一盒纸巾全部用完。下午4点多,终于见到老总谈了10分钟,但是无法说服对方。无奈,又是几番等待守候。执着的精神终于感动对方,答应试试他们的瓷片,最后终于成交,而且变成了长期合作伙伴。如今那位老总已和陈云飞亲如手足。
还有一次,经朋友介绍,陈云飞去锦绣华都谈工程,老板一口拒绝,说已经有供应商了。陈云飞给这个老板算了一笔账,以实在的价格争取到了少量业务。施工过程中,他们优质的服务最终赢得了整个订单。从此,这家房地产所有项目的陶瓷都由陈云飞承包。
“客户认的是我这个人,我就是品牌。”确实,对于客户来说,陈云飞用什么瓷片已经不重要,他自己就是金字招牌,让人信服。
 
诚信为本,建构“陶瓷帝国”
 
“李嘉诚有句话我非常喜欢——‘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只拿六分。’这就是做人处世的道理。假如我和别人合作,他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拿六分就可以了。千万不要耍小花招,要有大胸怀,人类最大的财富是资源的分享,要懂得互利互惠,你的格局决定你能走多远。”陈云飞喝了一口普洱,娓娓道来。
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厚积薄发,气势如虹。因为质量有保证,性价比高,陈云飞很快在业内声名鹊起。景炎学校、自行车基地、新华联集团、田心公馆、大美风尚物流园……株洲众多建筑群留下了他的手笔。凡是和他合作过一次的人,必定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直至长期合作。问及经商诀窍,陈云飞云淡风轻:“没有诀窍,就是诚信做事。”陈云飞的个性让他在这个行业如鱼得水。
对于公司员工,陈云飞做到了充分授权。店长带领导购负责整个店面零售、产品展示等;市场经理带领人员负责广告制作、品牌宣传、入仓出货、产品加工等;副总经理带领推广专员负责小区推广;家装经理带领队伍跑家装渠道。各人的职责清晰明确,很多时候一个团队负责人未通过他而决定的事情,陈云飞也会尊重对方意见,作出让步。有一次,店面内的样板间装修效果不是很适合当地销售,为了赶装修进度,陈云飞说算了,但店长不满意,最后还是坚持拆掉了那个样板间,重新再装修。有句话说,对员工最大的尊重,就是大胆用他。陈云飞做到了这点——用人不疑。
为打造一个战斗力强的渠道销售队伍,陈云飞用真诚感动了一位业界有名的经理加入团队。在店面装修期间,陈云飞经常和员工同吃同劳,休息的时候,他也喜欢跟员工们一起下棋切磋,一起讨论渠道展开的方法。员工既把他当成自己的朋友,又非常敬仰他。陈云飞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员工,换来了员工对他的无条件支持。如今他的销售团队已成为业界翘楚,销售业绩年年增长。
 
富而思进,饮水思源
 
一路走来,甘苦无以言表。对于社会、家人、员工、朋友乃至合作伙伴,陈云飞始终报以一颗感恩的心。
小贺,自己家亲戚是某品牌陶瓷代理。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他身边的朋友都劝他跳槽,亲戚也抛来了橄榄枝,他却宁愿不要工资也要留在陈云飞的公司;英子,在公司资金周转不灵的时候,拿出自己准备买房的积蓄和公司一起共度难关。
“我认为自己最成功之处,是员工愿意与我一起,为实现公司及个人的繁荣而共同努力……”说这话时,陈云飞眼中透着真诚,“人与人之间就是交心、交情,我真心真意对大家,大家就会真心实意地跟着我。”
如今,公司大了,业绩好了,陈云飞给经理以上级别的人配了业务用车,近期他还准备让工作十年以上的员工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作为安化经促会株洲分会副理事长,陈云飞积极赞助各种社会公益活动。每年他都会代表安化经促会关怀慰问在株洲的安化籍贫困老乡,也为家乡建设慷慨解囊,义不容辞地为社会传递正能量。
 
芙蓉花开皆是美
——记湖南完美假日旅行社总经理曹芙蓉
 
李艳云
曹芙蓉,人如其名,仿若一朵芙蓉花,美丽大方、柔和雅致。
“存好心,做好事,做好人。”是曹芙蓉印在名片上的座右铭。从一名普通幼儿园老师逐步成长为旅行社老总,每一次转身,曹芙蓉都优雅美丽。
 
  从幼师到售楼员:毅然转身含苞待放
 
曹芙蓉的父亲是安化乐安镇(思游)人,后来工作、结婚在醴陵。曹芙蓉从小天生丽质,喜欢唱歌和舞蹈,1992年被株洲市艺术学校录取。1995年毕业后被分配在株洲市妇联的太阳宫幼儿园当幼师。因为教学认真、待人诚恳,深受学生与同事喜欢,连续4年被评为单位的先进个人。2000年,出人意料,端着铁饭碗的曹芙蓉毅然决定:辞职!
“ 当时我每个月的工资是600块钱,每个月还要找姐姐借钱,母亲供我读书,受了很多苦,我工作后却没有能力让她过上更好的生活,于心不安。我希望找一份工资高一点的工作,哪怕是到外面打工。”经过几个月的思想斗争,曹芙蓉放弃她喜爱的幼师工作,成了湖南五建房地产开发公司的一名房产销售员。
在省五建上班期间,曹芙蓉每天都要早半个小时到公司,打扫好办公室卫生,为同事泡上茶水,整理好工作资料。在工作中,她更是兢兢业业。那时候,房地产市场还没有今天这么繁杂,很多楼盘的售楼员服务意识都没有现在这么强,不愿意多跑腿。曹芙蓉是个例外。她带客人看房子,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从客户的需求出发,考虑到每一个细节。很快,曹芙蓉成为了业绩最好的售楼员。怀孕期间,曹芙蓉没有请假休息,儿子出生前一天,她仍在给客户发宣传单。凭着努力,曹芙蓉的薪水让家人过上了相对舒适的生活。
 
  从售楼员到导游:历经风雨更懂珍惜
 
售楼员业务做得风生水起时,不甘平庸的曹芙蓉又做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2005年,她跨界到旅行社当起了导游。
“因为我认识到,就算我业务做得再好,也没有实力开一家房地产公司。”曹芙蓉说。
曹芙蓉做旅游的潜质是她一位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做教授的老师发现的。那位老师到株洲出差,跟她吃饭的时候说:“你天生就适合做旅游行业,要不然可惜了。”这句话,鼓励了曹芙蓉,让她迅速下定决心,要转行。她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到长沙参加了培训,并考到了导游证。
曹芙蓉先是在一家旅行社上班,一年后,基本掌握了行业的规律,以及各方面要注意的事项。有一次她带团到黄山。高山上天气变化莫测,爬到半山的时候下雨了,她全身都淋透了,到了山顶又被体温烘干。虽然自己又累又冷,但还是主动帮游客们拿东西。
“照顾好客人,做好服务是导游最起码的本职工作,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她说。
 
  从导游到旅行社老总:十年磨剑终结硕果
 
      让曹芙蓉决定成立自己的旅行社完全是一次意外。那一次,在外地出差的曹芙蓉总感觉心神不宁。“可能是冥冥之中的母子联系,我后来才知道,儿子那天发烧很厉害,但家人担心我在外边着急,没有跟我说。”曹芙蓉说,那一刻,她才意识到,儿子和家人是多么需要她!经过多方努力,2006年5月,曹芙蓉成立了湖南完美假日旅行社,她想把更多的时间留在家里,陪伴心爱的儿子成长。
刚刚自立门户,每件事都要操心,那是曹芙蓉最艰难的一段岁月。但现在回忆起来,她却轻描淡写:“可能是我天性乐观,总是把不好的事情忘记。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就是踏踏实实做事。时间长了,总会有人认可你的。”
旅行社起步时名气不大,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曹芙蓉就利用黄页上的传真号,把旅游产品挨个传真给上面的单位,还经常到各个公司、企业上门推销,收获了第一批客户。渐渐地,凭借认真负责的服务,旅行社的口碑慢慢建立起来,并赢得了很多回头客。“旅游行业是一个特别容易发生纠纷的行业,因为做不到面面俱到。完美假日的服务原则是:宁愿自己赔本,也不让顾客吃亏。”因为曹芙蓉坚信,绝大多数顾客不会故意找麻烦,一定是自己还有做得不够的地方。10年来,她的公司共接待过20多万游客,投诉率始终保持为“0”。“这说明了游客对我们的认可。”曹芙蓉说。
以前,株洲人更多的是选择出去旅游。2012年,为了响应该市“旅游升温”的战略,完美假日第一个在株洲做起了地接业务,成为本土第一家做地接的旅行社。开拓了醴陵三日游、炎陵三日游、醴陵官庄水库游等特色产品。与出境游等业务相比,这些线路盈利非常有限,有时候甚至亏本,但是,这对促进株洲本地的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对完美假日品牌效应的宣传了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013年,完美假日旅行社获得了出境旅游业务经营资质。目前,湖南省800多家旅行社中,只有30多家拥有出境游资质。株洲50多家旅行社中,拥有出境旅游业务经营资质的旅行社仍是个位数。有了出境资质,不仅为出国的游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还为没有出境资质的同行旅行社提供了收客方便,并将利润最大化让给同行。 2015年3月20日,株洲市旅游局发布了《2014年度株洲市旅行社信誉等级评估结果》,全市50多家旅行社中,只有6家获得信誉等级A级,其中就有湖南完美假日国际旅行社。“这是对我们的褒扬,更是鞭策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曹芙蓉说。
十年磨剑。如今,湖南完美假日国际旅行社是中国旅行社协会理事单位、中国老年旅游联合体成员单位、湖南省旅游协会理事单位、株洲市旅游协会理事单位、株洲市旅行社协会秘书长单位;并连续多年被评为信誉等级A级单位;先后获得湖南省四星级旅行社、株洲市重合同守信用单位,连续六年获“株洲市优秀旅行社”荣誉称号。对于未来的规划,曹芙蓉说,她还想成立网络公司,准备用互联网来经营旅游事业。
 
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懂得感恩美丽绽放
 
企业的社会责任应该是多元化的。除了经营好自己的旅行社之外,曹芙蓉还担任了株洲市旅行社协会秘书长、天元区政协委员。她主动组织全市的导游到炎陵神农谷进行培训,让导游更加了解本土的特色,以便更好地对外推介。她主动承担起带领株洲旅游行业共同发展的重任。
今年春节期间,曹芙蓉带着11岁的儿子在深圳接受了香港黎教授大脑潜能开发的学习。原本只想帮助儿子提升专注力和记忆力,让他学得更轻松,却发现儿子变化很大,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明显增强,而且一学就会。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轻轻松松把学习搞定,曹芙蓉向黎教授发出了到湖南来的邀请,黎教授也同意帮助湖南更多的孩子开发大脑潜能,让这些孩子成为学习达人。
 
风采/履职
 
我奉献,我快乐
■ 罗艳群
从32岁被推选为县政协委员,到担任县政协文教卫体委主任,一晃就是16年。16年来,我在政协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蓄积工作热情,提高履职水平,逐渐提升着自身的影响力。也正是这种影响力让我有更多的机会尽心智展才华,为家乡的脱贫致富忠实履职。16年的履职情怀可以用6个字来表达:我奉献,我快乐!
安化,黑茶的产量在全国重点产茶县中排名第一。为切实加大黑茶产业推进力度,在益阳市政协四届四次会议上,我代表安化做了这方面的参政议政发言,经久不息的掌声告诉我,我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黑茶文化是湖湘文化的一朵绚丽奇葩,更是黑茶产业的有力支撑。为了宣传推介安化黑茶这一传承千年的文化品牌,我经常和文艺工作者们一道,深入乡村、深入黑茶企业学习、采风。我们学唱茶山情歌,观摩千两茶踩制,赏析黑茶楹联,搜集黑茶故事,将本土的茶谣茶歌茶诗茶联精心整理,进行再创作,让它们走进课堂,走上舞台和荧屏,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精品。渐渐地,我发现自己成了安化黑茶文化的忠实传承者。
这些年来,我的双休日大都在为宣传推介安化黑茶而奔忙。记不清有多少次协助中央、省、市各大媒体拍摄安化黑茶宣传纪录片和电视连续剧,记不清有多少次在茶马古道做义务导游,记不清有多少次客串主持安化黑茶各大品牌营销商联谊晚会,更记不清有多少次应邀到黑茶企业讲课和员工们一起享受黑茶文化的熏陶。我永远不会忘记,2013年5月,受县政协和县经促会的委派,我前往四川成都协助黑茶龙头企业白沙溪茶厂义卖黑茶、赈灾雅安的那份辛劳。但我还是要说,卖安化黑茶,为雅安加油,真好!
最开心的一件事,是2009年首届中国湖南黑茶文化节期间,我和湖南卫视著名主持人李兵同台主持安化黑茶文艺展演,父老乡亲都说我的表现如兵哥一样精彩!虽然那天被大雨淋个透湿,后来还得了重感冒,但仍令我欣喜,因为我们培训的茶艺师、解说员和迎宾礼仪个个表现出色,成为黑茶文化节一道靓丽的风景。
最自豪的一件事,是2010年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自己一手整理并创作和编导的《安化千两茶采茶号子》,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化千两茶踩制技艺表演节目,在北京农展馆展演!连我自己都没想到,我们的劳动号子是那样地令人震撼!当我在当天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看到我们的表演镜头时,当我听到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用同期声向全世界人民播报:“千两茶王在安化,安化黑茶传天下”时,我流下了激动而又幸福的泪水!如今,我们的踩茶号子已成为宣传世界茶王千两茶的经典节目,唱响了欢乐潇湘,唱到了台湾香港!
安化是个文物大县,有很多与黑茶有关的文物散落在民间。透过它们,我们可以解读安化黑茶延续千年的密码,挖掘、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2013年9月的“全国百佳茶馆颁奖活动暨安化黑茶杯第五届全国茶馆经理人高峰论坛”活动期间,我极力协助策划并担纲主持了安化县首届黑茶文物鉴赏活动。我深入走访调研,精心选定参展文物,整理每件文物背后的故事,并亲自撰写主持词。由于做足了功课,活动非常成功。能让家乡父老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贵宾一起鉴赏黑茶文物,品读茶马安化,我真的很快乐。
一种情怀,满腔热爱,一份执着,无限美好!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一如既往,忠实履职,能让家乡早日脱贫致富,我奉献,我快乐!
本文系作者参加全省政协系统2014年“忠实履职、奉献湖南”演讲比赛演讲稿,有删改 。)
 
“迅雷”所长龙帅洋
 
■ 夏卫生
短发透着干练,眼睛炯炯有神,做事雷霆万钧,思维细致缜密,既会用幽默睿智缓解压力,也会用铿锵语言鼓舞斗志。他,就是国网安化供电公司清塘供电所所长龙帅洋。
龙帅洋是土生土长清塘铺人,1995年进入清塘供电所。2004年,26岁的他担任了清塘供电所所长,负责清塘、高明两个乡镇44个行政村15000户村民的供电工作。10年来,他先后获得益阳市抗冰抢险先进个人、益阳市农电先进生产者、湖南省电力公司安全生产先进个人、共青团安化县委员会青年岗位能手等殊荣。
 
敢叫日月换新天
 
清塘供电所一度是全县有名的“老大难”供电所之一:陈欠电费40多万元;供电设施陈旧,线损率高;员工服务意识淡薄、纪律涣散……
上任伊始,龙帅洋决心从加强管理入手。按照规范化服务的要求,各种设备、工具、资料实行定置摆放,账、卡、簿一一对应清理,办公环境很快焕然一新。
为解决线损率居高不下、用电秩序混乱的问题,龙帅洋带领员工开展高损台区跟班稽查。在十里村开展工作时,他发现村民邓某私自在主线上接线用电。邓某被抓现行后恼羞成怒,当着供电所员工们的面砸坏了进户线电杆。龙帅洋当即向县公安局清塘派出所报案,公安执法人员以破坏电力设施和盗窃电能为由将邓某拘留。自那以后,清塘供电所供区内私拉乱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供电可靠率持续提高,综合线损率降低了17%,用电秩序逐步规范。
为确保电费回收到位,清塘供电所按上级要求实施电费回收预警机制,对居民客户实行“当月结算制”,对企业客户实行“先购后用制”,不仅成功收回了40多万元陈欠电费,而且当月就实现了电费回收率100%。
不了解龙帅洋的人,往往会惊异于他的工作效率。公司很多工作任务布置下来,所里就已经提前完成了七八成,等到别的所正式启动时,清塘所都已经进入总结整改阶段了。有员工问他:“所长,你怎么动作这么快?”龙帅洋总会笑眯眯地说:“工作就要做在前头。”因他办事果断、雷厉风行,员工们私下都叫他“迅雷”所长。
如今,在龙帅洋的带领下,清塘供电所以严格规范的管理,成为安化电力的一面旗帜。
 
身先士卒作表率
 
哪里有紧急情况,哪里就有龙帅洋忙碌的身影。
2009年4月27日10时,安化县皮井煤矿副井发生突水事故,6名矿工被困井下,情况万分危急!救援指挥部指定清塘供电所负责抢险保电和安装用电设备。接到命令后,龙帅洋立即带领全所员工火速赶到现场,以最快的速度架设了供排水用的临时线路。可是,由湖南省援助中心负责的排水设备不能顺利排水,检修人员查找了8个小时也未能排除故障,情况非常危急。龙帅洋主动请缨,与安化电力局技术员王坚一道,冒着生命危险深入矿井,凭着过硬的技术,用两个小时排除了故障,为抢救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亲临现场指挥的益阳市副市长握住龙帅洋的双手激动地说:“看不出来,这深山沟里还有这般能人啊!”
2014年5月21日,一场强降雨造成清塘供电所供区内的6条10千伏线路和47个低压台区停电。22日凌晨,河水暴涨,洪水从山坡上顺势直下,冲向龙帅洋家房子的后墙,眼看房子就要被冲垮,妻子赶紧给龙帅洋打电话。正在抢险现场的龙帅洋对妻子说:“这里每个人家里都遭了灾,都要服从统一安排,我是所长,更得带头啊!”他简单交待了几点注意事项后,就把电话挂断了。最后,在乡亲们的帮忙下,他家的房子转危为安。
 
热心服务传真情
 
由于天生一副热心肠,龙帅洋成了乡亲们家里的“常客”,“没电找小龙去”是许多人挂在嘴边的话。
2009年12月的一天深夜,龙帅洋接到电话,曾桥村一村民家里断电了。简单了解情况后,他骑上摩托车冒着刺骨的寒风来到该村民家。经检查,原来是保险丝断了,龙帅洋马上进行了更换。该村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实在对不起,因为一个小小的保险丝就让你深更半夜跑这么远。”说完,硬要塞给龙帅洋一条烟。龙帅洋坚决地拒绝了。
2013年农历大年三十上午,龙帅洋安排好所里的工作后,带着妻儿来到益阳的岳父岳母家。天黑了,两位老人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团圆饭,正要开席,龙帅洋的手机响了,清塘铺八里村的线路出了故障。龙帅洋赶紧放下手中的碗筷,在亲人们遗憾的目光中,匆匆赶回了距益阳150公里的清塘铺。当他回到所里时,已经是初一的凌晨了,到处响起了迎新的鞭炮声。在简短的准备工作后,龙帅洋和5名员工一道驱车前往八里村故障地点,原来是变压器损坏,无法维修,必须立即更换。龙帅洋当机立断,带着一名员工到当地的民营碎石场借来一台变压器以解燃眉之急。没想到祸不单行,当时正下着雪,装载变压器的工具车在快行驶到八里村台区时,因为路滑陷入了泥坑。大家只能扛起变压器,抬到配电房。
没顾上歇一口气,疲惫的6个人就投入到紧张的安装调试中。天渐渐亮了,鞭炮声依然此起彼伏,村民们带着满心喜悦迎来了新的一年,而6名满身泥泞的供电员工却在紧张的工作中度过了除夕夜。大年初一9时许,变压器终于安装成功……
这一切,被附近的村民看在了眼里,一位年过七十的老人紧紧握着龙帅洋几乎冻僵的双手用力地摇着,久久说不出话来。就是这一份来自客户最朴实的感动,让龙帅洋和清塘供电所全体员工感受到工作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并激励他们继续前行。
 
 
文史长廊/历史
 
从安化方志家谱
探寻鹞子尖古道历史
■ 王以戬
江南镇洞市鹞子尖古道是安化现存最重要的一段古茶道,全长30华里,其中洞市老街—坐子坳—爵公桥—竹林湾—鹞子尖(甘露茶亭)——缘奇桥—杉山柳林坳(壮行亭)一段,既是连接安化前四乡(含老县治梅城)、后五都的交通要道,也是新安二邑往来交通的必经之路,更是安化旧时南达邵陵(黄花溪—新化杉山柳林亭—安化浮青錾字岭或新化山溪界—乐安—梅城—蓝田—邵阳;或黄花溪—新化圳上—白溪—邵阳),北通朗州(黄花溪—洞市老街—洞市永锡桥—江南镇—冷市高芭村杉树亭—常德)的驿道、商道和茶道。同时也是明清以前取道辰(湖南辰溪)酉(四川酉阳)入川的必经之道。古道尚保存十多华里石板路,沿途有乾隆三十年铺设的洞市古石板街、江右商帮会馆万寿宫、坐子坳茶贸罚碑、爵公桥、竹林陶氏宗祠、嘉庆巳卯年陶澍与其父诗文碑、道光十六年陶澍为鹞子尖茶亭捐田碑、光绪三年陶氏后人捐修甘露茶亭及石水缸、乾隆五十年江右商帮摹崖石刻“众善举降大路”、“甘福茶泉”(疑明初道衍所题)、康熙三十五年修造及多次复修的石拱桥——缘奇桥、壮行亭及一目两溪水、枫树坪牛官山等自然及人文遗存。
鹞子尖最早称“碕砂岭”。因其山体表面大都附着厚厚一层风化的石砾砂土,常因震动或雨雪侵蚀产生流砂,堆塞古道故名。“……是地鹞子尖南至缘溪(奇)桥,北至爵公桥,中约二十里路。是古路前人修之……”(甘露茶亭处《鹞子尖复修路叙》)据黄花溪老辈世代传说:当年开挖鹞子尖,昼通夜闭(指晚上流砂堆塞)。后来修路为首人请来法师,用狗血与桐油洒之,方破其妖。目前鹞子尖尚存古人修砌的挡砂墙约200米。宋艾光祖(江西临川人,时任安化县主簿)有诗云:“杖藜徒步过碕砂(鹞子尖岭),直上干霄日未斜;时把绳床宽脚力,又从峰顶下天崖”。
碕砂岭于明代开始改名。明弘治年间,江南阿丘贺姓先祖、洞市贺氏开基祖、安化贺氏第六世爵公(1493—1525)亲自在原“碕砂岭”选定一块风水宝地作为贺氏祖山,并取名为“鹰形山”。洞市一带“鹰”与“鹞”不分,到爵公孙辈一代,贺宇旺(1554—1622)入葬鹰形山,遂正式称该山为“鹞子尖爵公祖坟山”,至此以后的贺姓谱牒及石碑上,此山有“鹞麓山”、“鹞尖岭”、“鹞子尖”等名称。
 
 
鹞子尖自古为梅山要塞。明嘉靖《安化县志·古迹》有载:“五代时梅山蛮为边患,宋太宗讨平之,立五寨以为防御,一曰镇安寨,在治南三里(今梅城紫云山);二曰七星寨,在县东南一百里(今涟源七星街一带);三曰首溪寨,在县北九十里(今长塘、桃江一带);四曰白沙渡寨,在县西北一百里(今洞市白溪水锡塘湾一带);五曰蜉蝣寨,在县西南九十里(今新化白溪镇原油溪乡)。”
清嘉庆《安化县志》记叙:“鹞尖岭在县西北八十里,上下有十里许”;“爵公桥在县西北九十里牛田”;“锡塘湾渡在县西北一百里”;“思贤桥在县西北一百二十里,江南内上建文昌阁”……
以上县志中关于“白沙渡寨”与“锡塘湾渡”的记载实为同一去处,这说明宋代所立五寨控扼梅山腹地,而安化的白沙渡寨与新化蜉蝣寨则恰好扼守着后来南达邵陵北通朗州的要道。
鹞子尖在明代之前为梅山蛮栖身之地。安化《贺氏族谱》洞市八景之一的“观音石硝”记叙:祠(洞市老街贺氏宗祠)后山势耸拔,有奇石立于其巅,酷类佛像,土著之民(梅山土著)间有焚香拜叩者,故名之曰“观音石”。
黄花溪《罗氏六修谱·均彰公传》中记述:“明洪武八年,公(罗均彰)年强仕(壮)矣,侍父显夫公(居新化楚良村,今新化董溪。安化黄花溪中洞村,在罗氏族谱中划属新化四教乡,同属楚良村)故,杜门不出。忽居邑有青苗(梅山土著)军者猖獗无忌,居民苦之。事闻,诏公征讨。公敌战数日,所向披靡,苗匪就平。捷奏,任云南都指挥,镇守新平卫……”
洞市黄花溪《王氏五修通谱》载述:王祖之子王文朝葬黄花溪中洞村牛倌山(蓝田某牛贩病故,葬于中洞村枫树坪,故名牛倌山)。而王祖生于明宣德元年,殁葬新化三塘湾。王祖之妻唐氏,明成化元年葬贵州省安南(今贵州晴隆)渭里河州。这说明了当时的王祖或在云贵为官经商(族谱无载),或因土著为患,不能安身而携眷入黔谋生。到了王文朝一代,黄花溪己经安定了,又迁了回来。
同上,罗氏和王氏谱又载:与黄花溪中洞村相邻的新化海南溪和龙珠山宋代为易姓占据,后被罗王二姓渗透,才逐渐变为以罗王二姓为主。
易姓在新安二县为土著民。明嘉靖《安化县志·人物》介绍:吴德基,兰溪人,能文喜书,洪武间任。时苗兵(梅山土著)未靖,土豪易俊原负固扰郡。邑诏江阴侯吴良荡平余寇。德基虑祸及无辜,诣军门请以计擒,良然之。乃微行至俊原家谕祸福,先诱其子及麾下以去。原势孤,来军门请见,遂缚之,民赖以安。
清同治《安化县志》:“章子厚开梅山,民皆逃奔(绥)宁邵(阳)等县,而峒徭据险,多被屠戳,其投诚者,又或随部分编伍。其后流亡渐复。”“流亡渐复”者,应该既有土著也有汉人,包括少数躲进深山老林的幸存者。这些历史文献充分说明,黄花溪一带,历代均为梅山土著盘踞的深山要害,直到明洪武间,仍有梅山土著居住。
 
 
鹞子尖古道自古为通衢大道。嘉靖《安化县志》“遗事“记述:“靖康以前,西南入贡道由安化。故宋时四门额:北曰望京。盖自钟相乱后,邑治更改,而道路蓁塞。”(注:宋建炎四年(1130年)钟相杀进安化,放火烧了县城,劫走珍宝,县治由启安坪改建至洢水西梅城址)。又“绍圣四年闰二月初九日,敕改广西入京驿路,从邵州(邵阳)入潭州(长沙)安化县,径至鼎州(常德),迤逦达师,计减五程。旧洢溪驿在县学之后街。”这两处记载说明,宋代开梅山之前,由广西达汴京的驿道,须绕开古梅山地带;开梅山之后,京城达广西的古驿道,改由今邵阳经新化圳上(新化属邵州)过安化洞市黄花溪(安化属潭州)到常德(鼎州)再到京城(河南开封)。
鹞子尖古道是到京城最便捷之道。清嘉庆《安化县志》上说:“……水路五千四百里;陸路由长沙四千一百六十二里;由常德三千五百三十里至京师。”这就是说从县城梅城出发到京城,走常德线路(即邵州经洞市江南再到鼎州线路)要比走长沙线路(梅城经驿头铺到潭州线路)近632里!这也许是安化宋代置县后,把“五寨”中一寨立到洞市以及驿道为什么选择走黄花溪的主要原因之一。
《安化县志》上又说:“小淹市:相传宋理宗潜邸邵陵(宋理宗曾领邵州防御使,且登基后以年号改邵州为宝庆,但是否曾赴邵州就任,史书并无明载),宁宗未年,征诣京师,时石门潭洑涨,淹留竟日,故名小淹。”如果当时的储君赵昀,确曾潜邸邵州,那么他去京师临安接班,正好遇上邵河(资江源头)涨水,于是抄近路旱路,骑马或乘轿经新化、过龙珠山、安化洞市黄花溪到小淹。尽管如此,还是赶不上洪水的速度。民国《王氏四修通谱正诚房派系表》载“黄花溪原为赐福溪”,这“赐福溪”与邻近新化“龙珠山”的名称由来也许与宋理宗有关。宋理宗经过黄花溪,比黄花溪老人中流传的乾隆皇帝经过黄花溪更靠谱。
鹞子尖古道也是常德、长沙等地入川的必经之道。明清以来,这些地方的商宦人等出行西北、西南,最便捷的路是走鹞子尖古道,到新化,取道辰(湖南辰溪县)酉(原四川酉阳县),然后去四川、陕西等地。
从明嘉靖(1565年)任四川铜梁令的安化冷市人王心宇的一块墓志铭(赐进士第中宪大夫凤阳府知府新化张大孝撰文,乡进士文林郎壁山县知县邑人李笩篆额,岁进士文林郎镇安县知县邑人贺承贲书丹……)分析:王心宇字德立,江南王,世居安化冷市金屏山,1565年在现在的重庆市铜梁县当知县,时间不到一年,因上级剿匪不力而受牵连遭免,1608年病逝;李笩——安化常丰乡(今栗林、梅城、乐安镇、清塘)人,与王心宇弟弟王德音(明万历四年1576年为南京户部主事)连襟,在重庆市壁山县任知县;张大孝——新化白溪人,当时是凤阳府知府,为正四品中宪大夫;贺承贲——安化十一都麻溪(今阿丘、毛坪、洞市)人,当时在陕西省镇安县当知县。他们之间因是亲戚、同乡或在同地、邻地为官,互通往来。当时他们走的就是鹞子尖古道,到新化,去四川重庆、陕西等地为官。
清代大臣陶澍常走鹞子尖古道。1819年陶澍去四川任川东兵备道过鹞子尖,为茶亭捐二两茶银并满怀豪情写了一首七言绝句:“盘旋直上五云高,千里河山一望遥。我本玉皇香案吏〈用东坡旧句〉,置身莫讶立烟霄。”同时,陶澍还写了二首答谢送行乡友的诗。原文如下:
己卯四月十五日蒙恩简放川东兵备道乞假省墓,十月初一日抵里,旋由辰酉取道赴任临行,亲友饯送盈途,感赋二首:
    老辈相逢此故乡,
    虎贲何 秖貌 中郎。
    离杯数酌长亭外,
    人影秋山闪夕阳。
 
    忆别家山十二秋,
    主恩暂许省松楸。
    锦衣不比莱衣乐,
    莫枉群公笑沐猴。
《资江陶氏族谱》中记载陶澍是十月十一日过鹞子尖告别家乡,腊月十一日才到重庆。同时,也记述了陶澍在嘉庆壬戌冬从北京翰林院假归省墓回家一次。
1836年太子少保两江总督陶澍又一次于农历九月二十一日过鹞子尖,并为茶亭捐养田40亩(有碑为证),将鹞子尖茶亭改名甘露茶亭。《资江陶氏族谱》中《奏报皖西阅伍事竣回籍修墓假满回任折子》有详细路程记叙:“奏为恭报微臣顺道回籍修墓……九月初九日江西阅伍,事竣由萍乡水路入湖南界,十九日入安化县境,二十一日抵里,谒祭祖先及臣父母祠墓……修墓事竣,即于十月二十日自籍起程,由资江水路东下俟,至洞庭南口或顺帆渡湖或登陆赴鄂……”
 
 
鹞子尖所属古道集茶道、商道和驿道于一体,其畅通至关重要。故历代安化先民及县署,均全力以赴,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无桥设义渡。清嘉庆《安化县志》(周文重主编,又称周志)记叙:麻溪之源出天吴山(今栗林二天河),北朝阳庵(与浮青山隔山相望),西合桐子垇水(今新化县海南溪、沿溪)为黄花溪。又西经碧岭界,并长连洞、牛田水会洞底,可通竹筏。经锡塘湾,西得青田水,又得源出孟公岭下丹竹溪之茅坪水自南来注之;又东得上下坪溪,又西得木溪、板溪。经阿坵塘湾,东合红泥田水,至姜溪潭入资。可见这一段驿道溪流众多,沟壑纵横,险要之至,故沿途桥渡古迹也多。柳林亭、缘奇桥、高桥、福星庵、中峰亭、甘露亭、歇凉亭、石马坑、竹林陶氏祠堂、爵公桥、石龙庵、坐子坳、洞市老街、永锡桥、濂溪界茶亭、百步亭、钟灵寺(明崇祯年建)、陶澍祖坟群、尚书第(1836年建)、木溪茶亭、麻霞岭茶亭(明万历年间建)、思贤桥、凉水井、江南古渡口、寺门口(原五代时期所建的资福寺就在该处)等不胜枚举。
清同治《安化县志》载:普济渡(周志作邱家河渡,今其界址碑立在黄花溪)在县北九十里,公置(并船屋一栋,置田种一石);桥塘渡在县北九十里,公置(并置田山);诸义渡(周志作锡塘湾渡。又《永锡桥志》记载乾隆三十三年,乡先辈陶在德、贺孝大、罗绣程等募修义渡)在县北百里,公置(并船屋一栋,置田亩计种六斗二升);丹竹塘渡(周志作毛茅渡)在县北百十里,公置(并船屋一栋);木溪渡在县北百十里;八亩田渡在县北百十里;阿丘渡在县北百十里(以上一都江南境);江南渡在县北百二十里,渡船二,公置(并置田亩计种四石余)。可见,鹞子尖古道上从黄花溪到江南一天门,共有八个渡口,有路必有桥,无桥设船渡,都为公置。
 
 
江南渡是连接南达邵陵北通朗州的最重要的古渡口。其历史可追溯到五代时期。嘉靖《安化县志》中宋主簿艾光祖其咏江南资福寺诗云:“层滩石激浪花飞,渺渺舟行扣寺扉;宝藏落成真胜事,梵宫伟构益光辉。林篁环翠封僧舍,堤柳吹绵点客衣;王事勤劳方鞅掌,一声啼鸟为催归。”资福寺历史悠久,建于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之间的五代(907年~960年)时期,那时安化还属梅蛮之地。嘉靖《安化县志》对资福寺的记载比较详细:“资福寺又名渣里寺,五代时僧智运建,宋建炎四年、元至元二十八年俱修复,明成化十八年僧本然……王永釗重修……”资福寺立在今江南镇一天门上首,彬王滩下方江岸边。清嘉庆《安化县志》叙“渣里滩帎江南市,上游滩势险急……”又叙:“……古渡口在江南市前,舸船十馀,昼夜不息,横江往来,两岸观之,不减武陵胜景。”
江南镇商贸发展到康熙、乾隆两朝达到顶峰,以至当时官府想迁县衙到江南。清嘉庆《安化县志》叙:“资江南地滨大河四隅开敞,旧有立邑之议。今观其闳中肆外,合形辅势林麓之间,迩延野绿,远混天碧,不亦一乡胜地也。”
“舸船十馀,昼夜不息,横江往来……”的记载,说明当时有成千上万人往来穿梭这条南达邵陵,北通朗州的江南镇洞市鹞子尖古道上,其盛况空前,胜似武陵胜景。至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康熙三十五年建造的缘奇桥,其建桥碑文中有“……往来士农商贾,病之者咸唧唧焉”;“自兹而后,亿万载之下而越斯渡者,宜乎观功德而颂仁人也。”乾隆五十年江右商帮摹崖石刻“众善举降大路”,以及洞市坐子坳乾隆三十九年修路碑文中“……苦化上下仁人长者捐金解囊,共勷厥美,历三载而功已告竣。自是以后,砥矢堪咏,古道复新,所谓轮蹄络绎之乡,而交衢可舞、康庄足乐者于兹见矣”等句。由此可知,这条古道当年商贾贸易何等兴盛!
 
渠江茶探秘
■ 龚日堂
渠江,其实是资江的一条小支流。它发源于新化原罗江乡(1953年析为新化金凤乡,溆浦善溪、岗东、两江乡),流经渠江注入资江,全长只有百余公里。然而,就是这样一条普通的支流,连省际地图上也找不到的小点,却因茶载入史册。
唐宣宗年间,杨晔在他的《膳夫经手录》(记载宫廷饮食的书)一书中写到:“潭州茶、阳团茶、渠江薄片茶……以多为贵。”(王威廉考证潭州茶、阳团茶均包括安化茶)“渠江薄片,已运销湖北江陵、襄樊一带,进长安。”
五代十国时期,安化、新化都没有置县,蜀国文学家毛文锡所著《茶谱》是这样说明两县交界之地的渠江位置的:“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渠江薄片,其色如铁,且芳香异常,烹之无滓也。”又云“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
历史总是东鳞西爪,历史之外的未知历史实在太多,这也许是历史的魅力所在。
 
渠江茶园
 
明嘉靖《安化县志》:安化“山崖水畔,不种自生”,茶是上天亘古对安化的恩赐。
古有茶,今应有茶树遗存。走进渠江,如入莽莽林海,一坡坡苍翠欲滴的茶园镶嵌其中,一株株野生茶、一团团荒山茶点缀其间,林中有茶,茶中有林,亦茶亦林,林茶相倚。苍天大树诉说着茶园的沧桑,斑驳的茶树浸润着古代的香风遗韵。
当地的一位老农告诉我们,这里自古就是茶山,他的祖祖辈辈就是靠这些茶树吃饭。
老农的话引起了我们的深思。清两江总督陶澍的父亲陶必铨,一位古代的学者,于清嘉庆五年(1800)写下的《募茶引》,后来成了茶马古道安化鹞子尖路段上的碑文,至今保存完好。“禹贡荆州之域,三邦底贡厥名。”开头一句就说出了安化茶的历史,认为安化属禹贡荆州时,就向皇家贡茶。后来陶澍在他的《试安化茶诗》明确提出“三邦列秦境,贡厥名即茗”,对其父亲的观点进行诠释。
茶始于新生代,起源于我国云贵高原,距今约有7000万年。商代末期,巴地就有“园有香弱、芳茗”的记载。《中国古代茶文化研究》认为:秦统一六国,为茶和茶知识传播创造了条件,这一时期,湖南成了秦帝国的主茶区。如果陶澍的安化在秦代向皇家贡茶的观点成立,安化理所当然是当时湖南茶的主产区。
渠江自古就是安化的核心茶区,渠江茶历来就是安化茶的代表。如果西汉张良制作渠江薄片的传说属实、抑或西汉马王堆古墓出土的茶叶考证为渠江薄片观点成立,渠江在秦代应该就有茶园。
唐代,渠江作为皇家贡茶渠江薄片的产地,应有相应的皇家茶园。
始于秦,兴于唐,盛于明,就是渠江茶园发展变化的轨迹。
 
黄茶溪
进入渠江,首先到达的就是这里的集镇——连里。据说隋唐时期,来这里的运茶船只穿梭如织,首尾相连,浩浩荡荡,涌现出船舶数里相连的壮观,连里也因此得名。每到夜晚,船灯高挂,装货的卸货的船只来来往往,好一片繁荣景象。为了引导船舶航行,隋文帝派人在连里临河的小山坡上筑台建造灯塔。夜暮降临,浆声灯影,井然有序。如今的灯塔,己成为这里的一个村名。
一个久居深宫的皇帝,为什么对渠江如此情有独钟?原因在于渠江茶——渠江薄片茶的神奇功效。史传,隋文帝从小患头痛,久治不愈。有僧人告知,渠江一带山中有茶,煮而饮之,当愈,常服可不复发。于是,隋文帝坚持饮用进献的渠江茶。渠江茶果然灵验,治愈了隋文帝的头痛病。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当时人们竞相采摘渠江茶叶,进献以求封赏。
“皇茶溪”,渠江的一个小支流,有学者研究就是治好隋文帝头痛的茶叶出产地。当地人习惯称“黄茶溪”,因为这里的茶叶比任何地方的茶都显得黄。嫩芽绿中透黄,老叶也有几分黄意。就是这种奇妙的黄茶,茶味香醇,口感鲜爽,保健功效独特,为其他茶叶所不及。
 
神吉山
 
汉留侯张良在神吉山修道,创制渠江薄片的传说在当地广为人知。
耸翠的神吉山在云雾烟海中变幻莫测,宛若蓬莱仙岛。座落在神吉山半山坡上的一块平地据传就是张良住所——张家屋场(又名神仙屋场)遗址。相传这里不但有张良修道的宅院,而且曾经有道学房、古学堂、制茶坊等建筑。香火茂盛时,修道之人达数百。
走在张家屋场遗址上,土壤中掺杂的残砖、瓦砾清晰可见,偶然还可踩着从地里冒出头的石礅,古建筑遗存随处可见。不过要探求遗存出自哪个年代,对一个非考古专业者来说,确是一个不解的难题。其实,有了美好的传说,考古已不那么重要了。
千百年来,张良制茶的传说在这里代代相传。相传张良虽在深山清修,但乃以天下苍生为念。当他看到山下瘟疫肆虐,生灵涂炭,十室九空,便用当地的茶叶炼成圆状的茶片——后称“薄片”,救治乡民。
一个古老的传奇从此传遍中国,也数度飘香皇宫,一度称为张良薄片、皇家薄片,后被称为渠江薄片。
 
渠江薄片
 
当我们从传说回归历史,渠江薄片茶的生产加工更多了几分神秘。
有学者认为渠江薄片是一种绿饼茶,是由散茶加工制作而成。
唐代的散茶有晒青、烤青、蒸青,是未压制成片、团的茶叶。
“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说明当时加工饼茶原料有老有嫩,嫩茶制作饼茶内含物丰富,黏性强,无须添加米膏。而叶老者,为了增强黏性,改善茶饼外观,要用米膏出之。
茶叶遇热、化酵,叶绿素生成脱镁叶绿素、脱镁叶绿酸酯,纤维素氧化分解,其色泽多呈灰黑色,也是常见的“铁色”。从渠江薄片“其色如铁”推断,渠江薄片这种饼茶、紧压茶,也应有一个后化酵过程。从颜色、化酵、压制角度上观察,渠江薄片可说是最早的安化黑茶。
从晋至唐,饼茶烹茶一直沿用“……捣没,置于瓷器中,以汤浇覆之……”方法,加上渠江薄片采摘细嫩芽尖制成,“烹之无滓”是可信的。
史料关于茶香的记载可谓多多,可用“异常”形容茶香的仅见于渠江薄片。如果用现代科技探求“芳香异常”的原因,主要在于渠江的生产环境。渠江两岸上高山连绵,云雾缥缈,加上土壤多生“烂石”(世界独有的冰碛岩),有机质丰富,适宜茶叶生长。
这里的芽茶因花青素含量高而呈紫色,等到三叶一新方可转绿;这里的茶叶茶多酚含量高者达30%以上,硒的含量是全国平均值的二倍,为适度富硒茶,保健功能强大。现代科技研究表明,茶叶特异香味物质主要为九至十碳的饱和醛,“芳香异常”说明这里的茶叶九至十碳的饱和醛含量高。
史载散茶始于商周,饼茶始于秦汉,可最早见于典籍的饼茶却在魏国时期。从散茶到饼茶,历经了1000多年。从饼茶到渠江薄片见于典籍,又历经了近600年。由此可见,渠江薄片加工工艺应是逐步发展逐步完善的过程。
 
弥漫了一千多年的茶香
 
1973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一竹蔑篓茶,经有关人员考证与现在的安化黑茶特性一致,认定为渠江薄片茶,一时成为媒体的焦点。
我国最早的文献记载,茶是作为药物被利用的。史载渠江薄片作为药物利用始于晋朝。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王志远研究:公元729年,西晋丰乐亭侯征南大将军杜预煎饮渠江薄片,以避腥驱除瘴,成功地救助士兵。王志远将此写进了他的《安化黑茶科学内涵初探》一文。
唐贞观十五年(641),随着驼铃声声,满载茶叶的驼帮马队穿越大漠残阳。文成公主下嫁吐蕃松赞干布,进藏时带有大量的茶叶,现代学者研究就是阳团茶和渠江薄片茶。
渠江薄片作为唐代名茶,到了明代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眼。原因在于朱元璋认为饼茶加工复杂、成本高,耗费人力物力,为减轻人民负担,下诏“惟令采芽茶以进”,即直接进献芽茶,停止进贡饼茶。从此渠江薄片退出皇宫,回到民间。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长沙之铁色”茶,经考证就是渠江薄片茶。同在明代黄一正辑的《事物绀珠》,列出今茶名99个,古制茶名101个,其中仅有渠江茶,没有渠江薄片茶的记载。
从人们代代相传的信息中,我们能够看到渠江茶依次亮出的身影,青茶、红茶、绿茶、黑茶。
青茶又名老茶,是一种类似于黑茶的半发酵茶,主要用于生产青砖茶。这里出产青砖茶,清代名振一时,盖过湖北咸宁的青茶,与安化黑茶一道响彻世界。
世世代代的渠江人习惯将青茶悬挂于火炕之上,用于治疗肠胃疾病。青茶也成了渠江人与神沟通的圣物,有谚云:“做青茶、敬菩萨,保佑癞子长头发。”说明神化了的青茶灵现。“青茶与米,驱凶赶鬼。”神化了的青茶护祐着世世代代的渠江人。后来人们改用散茶,并形成了用散茶制枕头治病,用散茶陪葬等习俗。
“吃饭靠田,花钱靠茶”是渠江人的传统,特别是渠江两岸的连里、纸槽、灯塔、桃坪等村庄,家家种茶户户制茶成为了这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用渠江的茶叶生产的红茶,1915年曾夺得了巴拿马国际金奖。进入新世纪,渠江镇党委政府把茶叶生产作为战略产业来抓,引进了盛唐黑金、渠之源等战略投资者。由渠江薄片茶传承而来的盛唐黑金薄片茶,2014年在哈萨克斯坦世界茶博会上,供不应求,倍受青睐。
 
文史长廊/文化
 
乡规民约与治安条例
■ 陶稳固
公元1823年,即清代道光三年,安化县正堂刘某有奉宪示谕禁碑,刊刻于梅城乐安的官溪甲。这款乡规民约,管辖范围是:东依梧桐园,南至双龙桥,西至木子塘蒋李界,北到龙竖桥。其内容是约束强丐贼匪的。
我们不防将封建社会的乡规民约与今之时势作一比较。碑文中以官溪甲村民的口气,称乡民为蚁等,首先就定了一个调:蚁等将必须服从禁示条款。并且首颂“圣朝重熙累洽之恩,三载善教之德”,这是对道光皇帝的歌颂。为保一方平安,发门牌、造烟册,守望相助是措施和方法。要求做到“保甲协同牌首,随时查逐”。村民们“体德互巡,劝祈胥化”。当时的社会治安现状则是“一切不法私宰赌博,以及丐匪掏摸牵抢抄掳,”这些也就是所须严禁内容。
这官溪甲的地理座标和当时社会治安状况是这样的:官溪甲“境界新邑,路达益阳”。“往来乞丐,络绎接踵。更有一班精壮强丐,藉以结续辫线为名,时而分散沿讨,乘间窃取。时而聚集桥庙,深溪山窟赌博。一向驱逐,声言酿命,殃及地主。抑且窥探,家无男子,计升赖讨,拂给强索,临夜毒犬剜窃。”
碑文中还举例说:“前获惯贼刘老晚、王永照等,送捕教管。报辕后,连夜窃害,巡愈猖獗。获送炽焰,犬毒将尽。鸡鸭猪羊,多肥贼腹。”村民们的态度则是:“蚁等甲后牌首奉示遵行,固不畏贼犯案扳报。但匪计诡秘,巡逐势难。至于新化县民,越属抄——多由遇斥。畏挟恨袖,恐拒赶祸林,亦为良害。”
这些情形,说得即具体生动,又爱憎分明。然后,又回到禁约上来:
“欣逢仁宪,世政风清。无弊不剔,无害不除。叠蒙纸谕固切,再邀铭示碑禁。历久常新,是以开呈数条,群恳察核。赏示碑禁,永垂知儆。”希望实现“庶贼可弭而拒捕案泯,俾邻邑知惧而越扰祸除。地靖良安,合沾无暨”。最后开列禁约八条:
一溪山岩窟桥庙,不许匪类潜藏,及勾窝窃。如遇获贼,即时解案,不得拷教及抄搜滋扰。
一耕牛农命,毋许违例私宰。
一铺店居家,毋许开庄赌博。
一乞丐不得成群结党,强讨强索。
一不平事故,呈官伸理,毋许牵抢抄掳滋端。
一棕桐竹木等项,毋许掏摸窃取。
一外境不许牵抢越径,贻累平民。
一居民铺不许停留滋生歹人等情。
对实行禁约提出的要求是:“仰保甲人等知悉,嗣后倘有前项不法等言,务须严力巡查驱逐,指禀以凭究治。该丐匪等各宜敛迹,毋得潜滋不法等。亦宜痛改前非,不得以身试法。如敢不遵,或经差拿,或被告发,定即严究不贷。各宜凛遵无违”。
读了这座清代治安禁碑,首先的感觉就是“孺子可教”。古之乡民凭此碑刻即可保一方之平安,不若今之有法不能行。法治是治国之方略,但法多而不行,变成了官样文章。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12年10月26日通过,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共分六章,一百一十九条。其总则是:
第一条 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制定本法。
第二条 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三条 治安管理处罚的程序,适用本法的规定;本法没有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
第四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适用本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航空器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适用本法。
第五条 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
第七条 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全国的治安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治安管理工作。治安案件的管辖由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
第八条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人或者其监护人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九条 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比较一下禁碑和处罚条例,无疑今天的条例是何等的详尽,但在实行中是难以奏效的。乡民中的强者或有上头关系者,仍可以强凌弱,仍可“刑不上大夫”。有的强者砍了弱者的杉树,还倒过来把山主打伤住院,可以不出一文医药费。有的婆母逼迫儿媳离婚,要儿子再婚生孙伢儿,儿媳不同意离婚,婆母竟然当着村民拿起剧毒农药逼儿媳喝。儿媳无奈喝到了口中,好心的村民帮助揑住喉咙吐出来。暂保性命,但医生说十分危险。但有人认为这是家庭纠纷,可以不予介入。
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今天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生活条件了,人人不但是岁岁终身饱,而是十分讲究生活质量,努力奔小康。小康之后怎么办,还有不有治安问题?孟子当时还是讲了一个“驱而之善”,之善确实还是要驱使的啊!
小农经济的中国已经发展成了现代型农业国。我们有了各式各样的新型休闲农庄,有了各种各样的种植和养殖专业户,有了各行各业的农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还有经过实践检验分田单干不适应生产发展而重新组织起来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农业的科学化和机械化均己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务农的人员和时间都大大地减少,外出打工赚钱是这一时代年轻农民的致富路。留守老人也有的是时间打牌和跳舞。再加上国家的各种对农业的补贴和扶持政策,真是让老一辈农民闻所未闻。新一代农民浑身用不完的力气就是财富,但自己办企业或公司的水平就不一致了。这当然与人群整体的受教育水平和道德文化水平有紧密联系。
在这种新形式下,禁示还是要的,法律还是要的。约束违规违法者,社会才安定,才能维稳。读了梅城乐安的禁碑,我们必须懂得法规是任何时候都不可或缺的。而与道德规范相联系,法规才能真正实行。这也是我们国家的传统特色了。
 
奉宪示谕禁碑
谕禁碑特授安化县正堂加五级纪录五次刘
      为再示申禁事。照得:强丐贼匪,私宰赌博,牵抢不法等事。久经本县不次逐一严禁,示谕在案。兹据官溪甲等禀称:蚁等沐圣朝重熙累洽之恩,沾奉宪三载善教之德。编查保甲,捐廉刷发十家门牌,循环烟册,谆示守望相助。一切不法私宰赌博,以及丐匪掏摸牵抢抄掳,饬保甲协同牌首,随时查逐。蚁等体德互巡,劝祈胥化。    无如境界新邑,路达益阳。往来乞丐,络绎接踵。更有一班精壮强丐,藉以结续辫线为名,时而分散沿讨,乘间窃取。时而聚集桥庙,深溪山窟赌博。一向驱逐,声言酿命,殃及地主。抑且窥探,家无男子,计升赖讨,拂给强索,临夜毒犬剜窃。前获惯贼刘老晚、王永照等,送捕教管。报辕后,连夜窃害,巡愈猖獗。获送炽焰,犬毒将尽。鸡鸭猪羊,多肥贼腹。蚁等甲后牌首奉示遵行,固不畏贼犯案扳报。但匪计诡秘,巡逐势难。至于新化县民,越属抄——多由遇斥。畏挟恨袖,恐拒赶祸林,亦为良害。欣逢仁宪,世政风清。无弊不剔,无害不除。叠蒙纸谕固切,再邀铭示碑禁。历久常新,是以开呈数条,群恳察核。赏示碑禁,永垂知儆。庶贼可弭而拒捕案泯,俾邻邑知惧而越扰祸除。地靖良安,合沾无暨。上禀计粘单开:   一溪山岩窟桥庙,不许匪类潜藏,及勾窝窃。如遇获贼,即时解案,不得拷教及抄搜滋扰。
  一耕牛农命,毋许违例私宰。
    一铺店居家,毋许开庄赌博。
  一乞丐不得成群结党,强讨强索。
   一不平事故,呈官伸理,毋许牵抢抄掳滋端。
  一棕桐竹木等项,毋许掏摸窃取。
  一外境不许牵抢越径,贻累平民。
  一居民铺不许停留滋生歹人等情。
  据此,除批示饬差查拿外,合再示禁为此示。仰保甲人等知悉,嗣后倘有前项不法等言,务须严力巡查驱逐,指禀以凭究治。该丐匪等各宜敛迹,毋得潜滋不法等。亦宜痛改前非,不得以身试法。如敢不遵,或经差拿,或被告发,定即严究不贷。各宜凛遵无违。特示。
  右仰通知
  道光三年十二月初八日   行
  告示 
  碑刊官溪甲东依梧桐园南至双龙桥西至木子塘蒋李界北到龙竖桥
    晓谕
 

附件

[打印] [收藏] [纠错] [关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