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安化》2015年第1期(总第8期)文字版4/4
作者:安化县政协办     发布时间:2015-04-08     信息来源: 未知来源     浏览数:
《品读安化》 2015 年第 1 期(总第 8 期)文字版 4/4
 
留住我们的根
■ 安史
《把根留住》这首歌已经传唱了20多年。我们的根是什么?
全世界都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在保护传统村落,都在保护古建筑。我想,这些东西作为历史存在,应该就是根的具体表现形式吧。
我们可以留得住的根已经不多了!
浮青紧靠安化旧县治梅城,目前还寻得着一些根,一些行将消失的残根。
在萧瑟的秋风中,踩着一地的落叶,我们怀着无比忧郁的心情,用相机一一地将这些残根定格,犹如拾起自己消失的青春一般心痛。
走进官溪村石灰冲,除了震撼就是遗憾。紧挨着的两座四合蒋家大院,至少有两百年历史了吧。鼎盛时期人口近百,是一个生产队的建制,如今大多迁居冲下公路边。因为院子已分到各户,新建时拆的拆了做戗柱模板,卖的卖了,仅余下零星几截木屋东倒西歪,发挥着堆柴草的余热。旧院规整的阶基青石,默默地向苍天晾晒着昔日的院落构架。井臼仍在,已无人汲。没有了槽门的枢石埯贮满雨水,任风一遍接一遍地吹干。院墙开坼,如无娘孩子的衣裳能烂到什么样是什么样。院子里,瓜菜满地。瓦已不全,楼板在腐,屋柱蝼蚁巢噬。雨屋子里,各样的废弃用品农具仿如告诉造访者:主人刚刚离去。间或一头老黄牛进院啃食几根干草,发出一两声“哞哞”,才显出不多的一点生气。牵牛的老人告诉我,这两个院子出过国民政府的县长,也出过地下共产党烈士,出过在外工作的好些个领导、老师。但那又如何?
龚氏怡园面貌更加凄惨。这是一座1913年建成的大院落。青砖砌就的院子正门及围墙仍完好。院门上方的墙体是立体牌匾设计,四周匾框的图画无法辨识,匾心的“怡园”两个楷书大字足有箩筐大,“民国二年建”、“升侯自题”的隶书题款墨迹如新,纤毫毕现。大门两旁,白石灰墙上涂出的两抹红底,墨迹行书对联道是“居共竹林如南与北”、“家承荆楚自西徂东”。院门背面,上书一拣茶篮盘大的“福”字。正屋及右厢房已杳无踪影,唯左厢半截兀立风雨中。二楼以上木柱桁串之间是晚清时期安化殷实人家常见的装修方式:以竹片织板黄泥外裹再加石灰糊面。虽历一百余年,其白洁与牢固程度不亚于新刷的化工308涂料。沿院门迤逦而建的左边值守房过道门外,同样是牌匾设计,上书十分规整的魏碑体四字:“戬穀罄宜”。这是什么意思?回家查找工具书,才发现这个词来由不一般。《诗经·小雅·天保》:“天保定尔,俾尔戬穀,罄无不宜,受天百禄。降尔遐福,维日不足。”朱熹《诗集传》中:“闻人氏曰,戬,与剪同,尽也。穀,善也。”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中有“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每慰人心,方期戬穀。”意思是说,只有你做到了尽善、尽宜,上天才会使你享有绵长无尽的福禄。“戬穀”所传达的“尽善”道德伦理追求,可以理解为仁者爱人、与人为善、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罄宜”所传达“尽宜”思想,就是尊重自然和社会规律、统筹兼顾、利济天下、和谐万物。无独有偶,再上网百度,陕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凤翔县城通文巷周家大院也有“戬穀罄宜”的砖雕题刻。可惜对面的过道门早已不复存在,不然也是有这样四个字的,那会是几个什么字?又会是什么书体?草书?篆书?想到这里,我的脑海中不由浮出这样几幅图景:满是书卷气的中年主人,登上专设的架子,在众乡邻的注视下,不无自得地为自己的新院子题写增色,用不同的书体赢得一浪浪的“好”评。
同样衰残的,还有盛传数百年“寅葬卯发”掌故的杨家冲曹家的二房大屋。能拆的都被拆了,能卖的都被卖了,雕花窗不见了,就连那块旌表一位先人的“贞洁”牌匾也因其具备一定的文物价值而被人偷走,唯余了全房所有的大堂屋在风雨中飘摇。砖屋湾蒋家老屋也不能幸于蓑败。沾了姻亲的光,陶澍书写“才优百里”的大匾送予蒋家,却在过堂屋里悬挂150年后被抬去刨平做了学校黑板;正堂屋里另一块年代可能更加久远的大匾幸在,却没有半个字的史料记载也没人能推测出上面写的是什么内容。蒋家历代的祖先牌位横七竖八地倒在杂乱的香火搁板上。因为这是公屋的核心,才暂时被保存下来;也因为姓公,所以它的腐朽速度更快。
国人讲究实用和所有权。房屋尚且能弃如蔽屣,其它如桥梁又能好到哪里去?幸好桥梁比之祖屋的公有化程度更高,经风历雨后拆除买卖的实用残值比木屋更低。随着各级政府对保护力度加大,浮青的几座风雨桥都还保存算好。而几座老石拱桥的命运却各有不同。建于民国年间的观熙桥算是比较年轻的,因为还在发挥通行作用,暂时不要担心它。堪与赵州桥媲美的文峰桥因为不堪重车的压迫,转移到了仙溪中国梅山文化生态园原样重砌,但愿它在那永久安家。
道路更不用说了。新修公路,全都是挖土机掘进,不分古道古石板古碑古墓,通通趴下做了垫背的。不要再走了的古道就荒在那,有点残值的茶亭什么的都变卖了。谁家垫个坑铺个路需要青石板的,隔三差五地拆走几块也没人搭理。
快马村的好几个小冲子,村民的房屋都还是清一色的木构。但随着公路的畅达,我不知道这风味还能保存多久。因为所有公路边的房屋,就在不远的二三十年前也都曾是快马房屋的样子,而现在呢?仅有的一些都只是作为所有者家庭经济落后的标志而存在。
历史是前进的,我们不可能限制人们对高质量衣食住行的追求。历史是变化的,我们不可能阻挡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的发展规律。但作为一种历史存在,作为一种文化传承,我们是否能更理性地对待自己的“根”,让我们自己也让我们的后人少一些怅惘呢?
 
烧香与梅山文化的恭敬品质
■ 黄正良
梅山人心中有佛、有神,讲究烧香。
梅山地区历来是晨钟暮鼓、寺院遍地。据考证,仅神山一地,兴盛时就有大小寺庙48座。现在安化有经政府批准恢复重建的寺庙74所,宗教活动场所10处;有皈依的信徒3000余人,信众数十万人。梅山人是多神信仰,儒释道合一,拜天拜地拜人拜祖宗,烧香对象非常普遍。
梅山人烧香概括起来有三个目的:一是“求”,即求平安幸福、升官发财、学业有成、诸事遂意等等;二是“表”,即表明心迹,如受冤枉、背黑锅、受委屈的人无处申说,在菩萨面前表明,请菩萨帮忙做证;三是“还”,即得到了菩萨的庇佑,备下礼仪感谢菩萨。
说梅山人烧香讲究,除了平时有事无事都经常到附近的寺庙烧香外,还特别重视定期到佛教圣地——南岳烧香,烧香的仪式特别讲究。
每年的农历7月份,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就相约到南岳烧香,一去就是几十上百人。
出发前有讲究。一是封斋,不吃肉食。出发前统一到寺庙由神职人员举行仪式禁食肉食,直到烧香回来再到寺庙举行仪式开荤后方可吃食;二是请神灵保佑,打保卦。烧香是一件挺神圣的事,这么多人出去,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事,需要神灵的保佑才能平安,要明确得到神灵的保卦才能成行;三是要念《发香诰》、《起神诰》等起程。《发香诰》为“先拜南岳诸佛圣,后拜家堂众高尊;福神香火当堂座,豪光闪闪镇乾坤;参拜三教儒释道,天地君亲师位神;九天司命灶府君,月晦之日上天庭;多把善言奏玉帝,少把恶事奏天尊;启拜堂上列宗亲,府县城隍忠正神;默佑下民朝南岳,虔诚礼拜把香焚;观音老母当堂座,救苦救难度众生;救尽世间难中事,普陀岩上观世音。”
路途中有讲究。一是进店吃饭、大小便、过河渡水都要念诰。如要大小便时念的诰为:“手捧馨香告诸神,告诸虚空过往神;告诸南岳诸佛圣,告诸家神与祖宗;方便事行方便事,莫欺屋漏莫欺心;南岳司天昭圣帝,安邦护国大天尊。”
如过桥时念的《过桥》诰为:“且问此桥何人造,鲁班仙师来造成;两边立起石狮子,中间立起水将军;水府会上众神圣,四海龙王在海中;下民烧香桥上过,来前跪拜谢桥神;父母恩深真难报,发心灵山把香焚。”
打中伙时念的诰为:“香烟渺渺进店门,饥餐渴饮理当遭;天子不差饿兵将,无饥无渴朝圣尊;行止恐防多怠慢,怠慢神圣罪不轻;我为父母朝南岳,报答父母养育恩。”
二是见土地庙王、庵堂宝塔都要拜。如拜庙王念的诰为:“香烟渺渺到祠庭,朝拜福主大慈尊;坐镇方圆多清泰,一方保障均安宁;天下正神为第一,御赐华光五尊神;下民烧香朝南岳,报答父母养育恩;一路之上蒙庇佑,凶星远避福星临;南岳司天昭圣帝,赦罪天尊施惠恩。”
拜山神土地念的诰为:“一拜山神土地神,二拜土地显威灵;三拜与我传言语,四拜酬谢与神灵;五拜土地多显应,烧香童子入殿门;进门参拜如来佛,如来佛祖坐当厅;左拜南岳昭圣帝,右拜南海观世音;四六诸天亲受拜,十八罗汉受香烟;四大元帅我参拜,身披金甲扫邪精;满堂佛圣齐参拜,诸位神圣受香烟;下民参拜无别事,报答父母养育恩;求保父母增延寿(早升天),增延福寿保长生;南岳司天昭圣帝,安邦护国大天尊。”
三是要时时都存善良之心,不能开斋犯禁。如羊角塘香客王汉民到南岳烧香,途中在长沙吃了一碗肉丝面,上车时呕吐不止,由神职人员画符水、本人悔过后才止;有人在长沙城见有女孩穿得花枝招展,说如妖精,立即泪流满面,睁不开眼,如进了沙,硬是悔过、画符水后才好。
烧香时有讲究。烧香的动作、步骤、顺序、时间都有讲究。如动作中就有磕头、作揖、鞠躬、合掌。磕头礼最为恭敬,说是最能无罪、得福。烧香最好在早起或晚始时,人少清净;先净手漱口,再到开光佛像前献水、焚香。焚香时双手平捏住香的下端,右手在上、左手在下。香一定要举过头顶,合掌心诚地向佛说出你的心愿,然后再鞠躬,再上香。
跪拜时,两手先合掌于胸前,合掌应两掌中间留有空隙,然后两手掌心向下扶地,双膝跪下,额头着地,双手翻转掌心向上,然后额头抬起,收起两手合掌于胸前,起身站立,合掌行鞠躬礼,后退离开席座,不可转身背对佛像离开席座。
南岳的寺庙有许多,一般不可能一一烧到,但必须到主寺祝融峰大庙。香客都带有适量的茶叶,烧香时将茶叶供在佛像前,请佛赐茶,然后带回用开水冲泡给相应人喝,保其平安福足。
回来后有讲究。首先要回到出发前的寺庙,举行相应的仪式后才算烧香结束,才能回到如前的生活。如下车诰为:“乘你车来谢你恩,有劳车主带我身;手扶方向多辛苦,祝你人财两兴隆。”谢炮竹诰为:“香烟渺渺到店家,恭喜主家好兴隆;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如要念的回香诰为:“辞香一柱焚殿前,痴心耿耿以安然;归途莫邪山溪险,返西湘旁路几迁;灵耀恒云真有映,功宏有护福无边;回光返照满门福,敕罪天尊施惠恩。”
如要念的回香十谢诰为:“一谢南岳圣帝主,二谢圣公圣母娘;三谢尚书分左右,四谢金吴二将军;五谢五龙来捧圣,六谢南海观世音;七谢辖神都总管,八谢注生四真神;九谢南岳诸佛圣,十谢父母养育恩。父母恩深恩难报,登山涉水把香焚;灵山拜佛归家转,求保父母永长生(早升天);又求己身多清泰,合家大小免灾凶。”
由以上梅山人烧香的诸多讲究中可以看出,梅山文化中的恭敬品质非常明显,其历史上的“不服王法”,是由特定的历史原因所致。
 
文史长廊/人物
 
知行结合究天人
——夏甄陶先生的学术人生
 
■ 郭湛 朱华彬
夏甄陶 (1931年4月-2014年12月12日) 安化县二都乡(今羊角塘镇)符竹村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有成就的哲学家之一,我国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人学研究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者。
 
早年求学经历与学术道路
 
     夏甄陶先生小时候家境贫寒,所幸学业没有中断。在中学期间,他就喜欢静静地思索,常常被一些看似玄奥的问题所吸引,对哲学产生了兴趣。1950年1月,他高中毕业后,做了半年山村小学教师。同年7月,他第一次走家乡,来到长沙参加新中国第一次高考,以优异的成绩同时被北京大学哲学系和武汉大学哲学系录取,因家庭困难,他选择了到离家较近的武汉大学去读书。1952年初,国家对高校院系进行调整,他又来到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直至毕业。1952年底,他被保送到北京大学马列主义研究部读研究生,系统学习马列主义基本理论。1954年以全优成绩毕业,在北京地质学院政治教研室任教,讲授马列主义基础和辩证唯物主义等课程。
1975年9月,夏甄陶被调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工作。1976年以后,他被分配到辩证唯物主义研究室认识论研究组,从此开始了自己热爱的学术事业。1978年哲学研究所招收首批研究生,夏先生负责指导认识论方向的研究生。1982年他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主任、研究生院院务委员和学位委员。1983年夏先生被评为研究员,1984年被评为全国第二批博士生导师。1985年夏甄陶先生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继续从事认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直至退休。
夏甄陶曾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副会长、认识论分会会长,并担任中国人学学会副会长。夏先生1988年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在认识论研究领域卓越的学术贡献
 
夏甄陶先生开拓和引领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认识论研究,建构了系统、深刻的认识论思想体系。20世纪整个80年代,认识论一直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中国认识论研究的兴起和繁荣,根源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夏甄陶先生是当时最早投入认识论研究的学者之一。他在认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无论在数量、质量上,还是在系统性、开创性和影响力上,都最为突出。
1986年夏先生完成并出版了《认识论引论》。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最早的学术性的认识论专著,也是一本很好的认识论教科书。1991年该书获北京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该书为夏先生系统地从事认识论研究描绘了清晰的蓝图,也为整个学术界的认识论研究开拓了领域,指明了基本方向,将我国认识论引入规范研究的轨道。
夏先生认为,认识论不只是研究已经形成的现成的认识,还要研究认识的发生,探索和揭示人类认识系统起源和发生的前提条件、基础、机制和过程。1982年他提出并主持了研究认识发生的课题,历时近十年,于1991年出版了《认识发生论》。此书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研究认识发生问题的专著,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中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在进行认识论原理研究的同时,夏甄陶先生还非常重视对认识论思想史的梳理。他不仅与纪虎民等合译并出版了英国哲学家海姆伦的《西方认识论简史》,还默默耕耘十余载,以人与世界的关系为线索发掘中国传统哲学,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思想为参照,对中国历史上五十多位思想家的认识论思想进行总结和梳理,完成了80余万字的《中国认识论思想史稿》上下卷。这部著作1998年获教育部第三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当时,学术界一些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思想中没有认识论思想,夏先生以这部论著做出了有力回应,填补了中国认识论史研究的一大空白。著名中国哲学专家石峻先生评价说:“当前中国学术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学者不在少数,而且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兼攻中国哲学史而又深有造诣者,可能并不太多,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夏甄陶教授恰是这极少数的专家之一。”
夏甄陶与李淮春、郭湛合作主编的《思维世界导论——关于思维的认识论考察》于1992年出版。该书从认识论的角度把思维纳入认识过程加以考察,深入分析了思维的发生、思维的结构和功能、思维的本质、思维的活动和方法、思维世界和人工智能、思维世界的发展等问题。该成果的学术价值得到学术界高度评价,2004年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5年获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以主客体关系为骨架的认识系统结构,是夏甄陶先生认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贯穿他的认识论研究的整个历程。20世纪80年代末,他先后发表了《论认识系统》、《论主体的认知定势》、《试论认识系统中的主——客体相关律》、《论认识的主体性的客体性基础》、《人在对象性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等论文,并于1996年最终完成专著《认识的主——客体相关原理》。夏先生将实践的一般结构理论引入认识论,以主体、客体和中介为基本要素组成的系统作为认识的基本结构,深入分析了主体、客体、中介三个子系统的涵义、内容和重要性,揭示了这三个子系统间的内在联系,把认识描述为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夏甄陶先生将科学的实践观纳入认识论,深入论述了认识的本质及主客体相关原理。他立足当代社会实践,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进行深层阐释和再创造,建构了系统的认识论思想体系,填补了认识论研究中的很多理论空白。夏先生不仅自己在认识论研究领域取得了杰出的理论成果,而且培养了一批认识论研究人才。他以渊博的学识和宽广的胸怀精心培育自己的学生成才,学生们也都勤于钻研,在认识论领域的不同方面争芳斗艳,各领风骚。
 
在中国哲学、哲学原理和人学方面的成就
 
除了认识论研究,夏甄陶先生在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特别是实践理论、实践唯物主义以及人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夏先生从小受中华传统文化熏陶,中学时代就喜欢上了中国哲学。刚被调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时,他本来希望研究中国哲学史。但由于工作需要,被安排到辩证唯物主义研究室。20世纪50至70年代,夏先生的研究兴趣主要在中国哲学上。他曾就西周的社会性质、春秋战国时代的奴隶制以及周公的天命思想等进行研究,撰文发表自己的看法。他对荀子的思想进行专门的梳理,于1979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著作《论荀子的哲学思想》。
1979年底,夏甄陶先生提出“目的是实践的一个要素”的观点,率先对实践含义和要素进行重新审视,引起学界高度关注。这一创新性观点对于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对进一步解放思想扫清障碍,实现哲学思想领域的拨乱反正具有重大意义。夏先生关于实践结构的理论阐述及其所引发的讨论,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规范化研究的重要一步。夏先生以主客体为框架,以人与世界关系为内容,对“实践的唯物主义”做出系统的分析和概括,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实践的唯物主义的本质特征。
夏甄陶先生的人学著作《人是什么》2000年出版。该书从人作为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有意识的存在物和从事活动的存在物等方面,对人的本质进行了探究和论述。在2011年出版的另一部人学著作《人:关系活动 发展》中,从关系、活动、发展的视角剖析人的新型发展方式、人的价值和理想、人的普遍性和以人为本等,提出很多具有理论价值和学术影响力的观点,为我国人学的发展研究提供了系统的哲学理论框架。人学研究是夏先生整个哲学研究的前提,这一研究也使夏先生的整个哲学研究更加完整和系统。
在长期的学术研究中,夏甄陶先生坚持独立思考,形成了自己的致思方法和研究特点。第一,注重将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融会贯通。夏先生贯通中西马的学术底蕴,是他开拓和创新了特定领域哲学研究的基础。第二,注重从存在的关系出发思考问题。他强调人与世界的大关系是哲学应该关注和研究的总课题,主张从关系、活动、发展的角度来考察个人和社会的发展。第三,注重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出发。他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系统阐释了实践的唯物主义,实现了认识论和人学研究的思路转变。第四,注重哲学思维内在的逻辑性。在他的哲学思想中,概念界定、命题表述和推理展开的逻辑十分明晰,而且语言的表达非常严密。
 
淡泊明志的心态和朴实简单的生活
 
夏甄陶先生在学术上取得巨大成就,根源于他一心为学术的做人哲学。他胸怀祖国,志存高远,做事认真,治学严谨。在生活中,他朴实简单,为人谦和,从不追逐、计较私利。他在一首词中写道:“遥想当年严子陵,富春江畔作渔翁。轻利禄,贱功名,一根钓竿寄娱情。”他为学孜孜以求、当仁不让,为人低调谦和、淡泊名利的品格,在当今时代浮躁喧嚣的社会环境中尤其令人钦佩。
自幼生长在青山绿水之间的夏先生,喜欢恬静娴雅、怡然自得的生活。他的文学功底深厚,尤工长短句,曾出版过一本词集《菽菠集》。他时常在与大自然美景的交融中吟咏填词,抒发情感,在物我交融中,感受到天人合一的超凡脱俗。
夏甄陶先生谦虚地评价自己:“我本湘中山水郎,生来愚钝带疏狂。少年不识乾坤大,老大方知学问长。研典籍,著文章,几曾闲里度时光。虽因鲁质无佳品,却喜门前桃李芳。”这首词生动地反映了夏先生为人、为学、为师的一生。用这份真爱播撒了哲学智慧的种子,用高尚品格为我们铸就了一座精神丰碑。
作者分别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辑
 
我的父亲吴翰云 
■ 吴姗姗
我的父亲叫吴翰云(1895-1972),安化县东坪镇吴家湾人,又名吴子厚。
近几年,我看到重新出版的《名家散失作品集》中我父亲的遗作。在湖南省图书馆名人资料中心,我才了解到父亲的一些真实情况。资料是这样写的:“吴翰云,民国时期著名编辑、教育家,曾任中华书局编辑,在职期间与教育家赵蓝天一起主持编了民国时期具有影响力的《小朋友》文库、《儿童文学丛书》等,与叶绍钧一起主编了《民国小公民读本》等。”
慢慢地,又零星地知道了一些关于父亲的事情。父亲是日寇入侵上海后根据当时上海商务书店领导的安排回到安化的,说是等战事平息后再返回。父亲回安化后在县城原萸江中学任理事,专门负责学校建设工作,还担任过国民党参议员。后来,作家张天翼曾来信邀请父亲去北京。但父亲当年不知什么缘故没去成,等到他想去的时候又因为家庭“大地主”的成分而不能成行了。据说,因为父亲在外边从没有用过吴子厚的名字,在家乡又很少有人知道他叫吴翰云,信费了很多周折才到父亲的手里。可惜,这信件也遗失在了岁月的风尘里。
父亲回安化后不久,便仿照上海流行的样式在县城建了一栋两层砖房,里面有一间房子是专门放书的。我就是1944年底出生在这里。几年后,我开始懂事了。那个时候,父亲总是穿着一身破旧的衣服,孤单少言,静静地坐在房里或门槛旁,很少和家人交谈,也从不和他人谈及他的过去。我只淡淡地记得,我小时候家里比较富裕,房间里堆满了一叠又一叠的《小朋友》书籍,幼小的我总是喜欢翻看那些好看的故事画。我5岁多的一天,那些吸引我的书籍及家产全不见了,全家被赶出家门后住进了东坪镇沿河街20号,再也没有回过那栋房子。大半生从事文化教育工作的父亲没有能力去搞体力劳动,母亲又是一个文盲,全家没有一点固定收入,因此经常缺衣少食,一家人进入了一段很艰难的岁月。加上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运动,不停地被批斗,父亲的身体和尊严受到严重的摧残。记得我给父亲送饭时,他一身都是泥糊糊。一年又一年,他沉默地忍受着各方面对他的打击。1972年2月4日,他终于走完了先前充实继而悲惨的一生,享年77岁。
文化大革命后,上海中华书局曾派人来找过我的父亲。但父亲已经去世。父亲去世时,我已经28岁。作为家里的长女(父亲在回安前已成家,育有4位兄姊;回安后续娶母亲,再育二子三女),我是唯一上学读到师范毕业并参加教育工作的,但直到父亲去世我都不知父亲曾是那么知名的作家和教育家。
知道父亲辉煌的前半生事迹后,我们作后辈的感到无比喜悦。在长沙工作的侄女从黑市高价买回了一些署父亲名字的原版作品,新版作品也陆续购入。阅读了父亲的几十篇文章后,我为父亲的教育理论感到震惊。父亲通过各种故事,培养小朋友正直、善良、勇敢的品德。岁月虽已流逝百年,但父亲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毫不逊于现代的教育思想与理念。
沉默、少言、忍耐,是父亲印在我脑海中永不磨灭的形象。我永远也不了解父亲是怎样度过他人生的最后20多年的,永远不知道他临终之前在想什么。我手捧着新出版的《名家散失作品集》百感交汇,泪流满面。我感谢没有忘记我父亲的人们。我也深深地自责,作为长女,我无力为他做些什么,只能在他坟前大声地告诉他:“爸爸,您的作品流传下来了,您的尊严恢复了,您永远被人们缅怀尊敬。我的父亲,您可以含笑九泉了!”
 
副刊/文学人生
 
山乡歌者
——记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廖泽川
 
■ 廖静茹
 
廖泽川  男,1938年10月出生,祖籍安化清塘铺镇檀树村,著名词作家、诗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湖南省音乐文学委员会副会长,湖南省作家协会理事,作品《喜鹊窝》等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廖泽川是我的大哥。因为生于当时还属四川省的重庆,所以父母给他取了这个名字。我们的父亲廖晋是从安化大山走出去的大学生,他与革命前辈熊邵安是多年的同学兼挚友。母亲吉庭芝是安化唐家观名门闺秀,长沙女校毕业。外曾祖父吉光勋留学日本,回国后曾任广州海关关长。外祖父吉孝治同革命志士郭亮、何叔衡是同事,任湖南省总工会会计主任。
大哥出生的四川,神女峰阿娜多姿;成长的安化,芙蓉山连绵不断;而他工作一生的湘西,同样是群山起伏。大哥一辈子与大山为伴,心灵深处对大山爱得如痴如醉。他就像一只婉转的百灵,于崇山峻岭之间尽情地歌唱,放飞着一首首赞歌。他既是大山的儿子,又是赞美大山的歌王。山峰的凝重美、溪水的柔情美、生活的哲理美、纯真的童心美,都集于他笔下,描绘出一幅幅精美的画卷。
大哥自幼爱好文学。当他青年时走出大山,就读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时,就在《中国体育报》上发表诗歌,受到中国音乐家协会的关注,向他约稿,引导他走上创作生涯。1962年大学毕业,大哥放弃能留长沙的机会,主动申请去湘西工作,在艰苦的山区扎根。从此,大山里的沟沟壑壑填满了他深邃的情感。
大哥一生坚持业余创作,发表歌词、新诗、剧本等文学作品两千余件。特别是歌词,经谱曲制作后,有许多亮相首都舞台和中央、省、市各级电视台。大哥的获奖歌词达200余首,杨洪基、吴碧霞等著名歌唱家都演唱过他作词的歌曲,。《喜鹊窝》、《好人龙清秀》、《百姓知己》同获中国文艺最高政府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共和国赞礼》获中国广播文艺奖,《山娃娃》获全国电视音乐节目大赛金奖,《海峡情》获“中华情全球华语优秀原创歌曲”,《把五十六个民族团结在一起》获中国音乐家协会、文化部优秀创作奖。
大哥在湘西地区工作四十多年,身兼多职却常年驻扎在农村,在大山里和群众生活在一起,在那里劳动,在那里采风,接触到最原始的民歌,最质朴的乡音,他的创作思想渗透着大山的灵魂:
    大山,飘动一条领带,
    抖着男子汉潇洒的气派!
                      (《瀑布》节选)
短短两句,充分体现了他的创作铭言:潜入生活的海底,飞上想象的天空!
大哥的代表作儿歌《喜鹊窝》,在社会上广为传唱,唱进了首都,唱进了中南海。这首儿歌获中国文艺最高政府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同时获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并且选入网络儿歌热点曲库。
……
喜鹊窝,喜鹊窝
高高树上金广播,
春天唱出鸡崽崽,
秋天唱肥鸭婆婆。
……
这首美丽的儿歌,展开无限想象,将农村现实与想象紧密结合起来,把大山沟里欢乐的农家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就是他的高超之处,也是他长年在大山里生活所形成的文化积淀。
作为诗人,大哥把更多的关切倾注给了伟大祖国,在他的笔下祖国形象光彩夺目:
在那世界的东方,
有一只美丽的金鸡在歌唱,
高歌一声破长夜,
衔起红日挂天上。
在那世界的东方,
有一只美丽的凤凰在飞翔,
金翅一抖乌云散,
衔起彩虹舞天堂。
    (《在那世界的东方》)
八句赞美祖国的心声,表达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两个贴切的比喻,描绘出不同时期的祖国形象,他看着祖国从黑暗中走来,向着光明富强迈进!立意新颖,思想深刻,寓意深远,是一部难得的佳作。
大哥虽然常年在外地工作,但对故乡有着深深的思恋,妙笔生花倾诉着不尽的情怀,赞美家乡的水,赞美家乡的人。如他写的歌词《我们乡里好》:
我们乡里好,
青山绿水人不老,
城里矿泉水当饮料,
乡里矿泉水来洗澡,
嗨,乡里真的好!
……
这首歌词经安化作曲家吴解元配曲,更是锦上添花,脍炙人口,唱响资水,唱响芙蓉,唱响家乡每一个角落。
1976年5月,大哥同久别的弟妹相聚于安化故乡。站在细雨霏霏、白雾茫茫的芙蓉山顶,他思绪万千,一首《故乡雨》脱口而出:
飘飘洒洒,淅淅沥沥,
故乡雨呦,情深厚意,
引我回新村,
为我洗泥尘,
甜了一颗游子的心,
醉了一台团圆的梦,
啊!故乡雨,故乡雨,
伴着喜泪流在我的歌声里。
……
这是发自心灵的呐喊,这是经过长久压抑后情感的释放。这首歌词经著名作曲家陈桂芳谱曲,成为人民群众喜爱的歌曲。
大哥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工作,扎扎实实劳动,虚心向群众学习。除了到外地开会,到国外探亲,几乎没有离开过大山,没有放弃过大山里采风和辛勤的创作。就是身在异国他乡,也没有忘记用诗歌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他的词作《最恋是故乡》就是在美国华盛顿同乡会上文思泉涌、满含激情和热泪而作:
……
生我好山水,养我好地方。
啊!
情也长长,爱也长长。
游子最恋是故乡!
……
用心吟出的歌词最牵动人心。这首歌词作为精品,摘取了上海世博会华侨华人之歌“最佳歌词”桂冠!
大哥一生只管付出,不求回报,厉行节约。2010年,上海世博会组委会特别邀请他世博会期间去上海做客。这样的机会人生能有几回?他却以身体不适婉言谢绝。当组委会再次邀请他携带夫人和医生前往时,为不给组委会增加麻烦,他仍然放弃了这次公费做客上海世博会的机会。
和大哥一起共事的人,都亲切地叫他“廖老师”。因为无论在何处,无论有何人向他请教,他都会孜孜不倦、逐字逐句斟酌教导。对于慕名而来的年轻人,他也会热情地等候接待。有时在出差途中偶遇一文学爱好者,他同样会开心地指导。
大哥热心诗词创作,出版了《山的足音》、《春的背影》、《泥情草意》、《廖泽川诗文精选》等多部诗歌专著。出版了新的诗集,他不售不卖,只送给学生和朋友,期待用作品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激发他们中国梦。因为他为人热情善良,著名作曲家白诚仁、鲁颂、黎晓阳等都是他亲密的合作伙伴和朋友。大哥的学生、苗族女作家姚筱琼说:“廖泽川的诗词字字句句洋溢着真、善、美,而他的为人更是至善、至真、至诚。”大哥以满腔热忱扶植文学新人,如今,曾得到过他的帮助和指教的向本贵、刘舰平、石煌远、马晶等,都已蜚声文坛,但他从不以“恩师”自居。谦虚谨慎,学而不倦,默默奉献,他的文章更显精神,人格更具魅力……
大哥一贯坚持原则,无论身处何位,都厉行节约,低调为人。他的三个子女中,老大和老三都凭自己努力,大学毕业后由国家分配参加工作;二女儿靠自己奋斗考上留美博士,现生活在美国。四十年辛勤工作,一辈子的文艺创作,大哥两袖清风,晚年因为生病只能靠卖掉房子才能支付老伴及自己无法报销的医药费及护理费。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青年,如今已是坐在轮椅上的老翁。大哥的一生,正如歌唱家蒋大为先生的赠言:泽川同志,像山一样正,像泉一样甜,像花一样美!
 
副刊/生活 杂谈
 
漂泊人生 之 巧遇兰芳
■ 胡顺利
人生相约的可能失约,而无约的又偏偏相见。我第一次和兰芳见面,是因为一个美丽的误会。
那天是2000年9月的一个中午。在银城一间12平方米空虚而寂寞的旧房子里,我像老和尚练功盘腿坐在地上,从旅行袋里掏出牛皮纸档案盒,慢慢地清理我的宝贝文稿。突然,听到“笃笃笃”的敲门声。我想,可能是益阳日报社的记者谭绍军老师有事找我来了。当我高高兴兴地把门打开时,吓了一大跳。门外站着的是一个陌生的姑娘。她一脸灿烂的笑容在看到我的瞬间变成了惊讶与慌乱。当她恢复神态后有些尴尬而难为情地说:“对不起,我还以为这间房子里住的是原来那个女孩,我敲错门了。”姑娘一边向我道歉,一边打量着我天女散花似地摆在地上的那些稿子。而我则趁机欣赏了她一番:身材亭亭玉立,眼镜像两颗大大的黑葡萄,脸色端庄而文静,披着长发。虽无闭月羞花之色,也无落雁沉鱼之美,但还是很对得起我这非常普通的观众。于是,我不咸不淡地说了句:“没关系,欢迎你下次再敲错门!”
尔后,我听到隔壁房间很响亮的高跟皮鞋踏地声。十分惊讶地发现,这陌生的姑娘原来还是我的邻居。她敲门是想看原来租居在我这间房子里她熟悉的朋友,可朋友搬走了;而我开门想见的是报社的老师。就这样阴差阳错地经历了一场美丽的“约会”。
在美丽“约会”后的三天里,一些美丽的错觉发生在我身上。正当我爬格子入神而来劲的时候,“笃笃笃”的敲门声就像报警声那样打乱着我的思绪。不得不放下笔,跑去打开门看谁在搞“破坏”。陌生的姑娘正站在她自己的门前,见我把门打开回头一笑:“是这边。”并优雅地一挥手用食指点着她自己的门板。这让我非常尴尬,开错了门没接到客,让她笑我自作多情。本来我想要她敲门时声音轻点,因为见她很友善的一笑,便把快要出口的话咽了回去。谁知,后来的误会更加美妙地升了一级。一天中午,听到有人叫我的名字,我迅速放下手中的笔,跑去把门打开。奇怪,门外鬼也不见。于是我问邻居:“你刚才是不是在叫我?”她正站在自家门前十分惊讶地说:“没有啊,我不知道你的名字,我在叫我妹妹开门呀。”原来隔壁住着一对姐妹花。当时,我听了心里一惊,感觉世界真小,小到我的名字与她妹妹的名字除了同音还同一个字。生活就是这么精彩,但对我来说因名字相同成了她“妹妹”,无异于连降了三级,感到有些委屈,生活幽了我一默!
因为我刚租居这间房子,厨房没有着落,所以每天就有两次去朝拜楼下的一家快餐馆。老板问我做什么生意,我一笑:“打流。”他却说:“你是报社谭记者带来租房的,是搞创作的,谭记者跟我打过招呼。我们很想拜读你的作品呢!”我谦虚地说:“我哪会写什么作品,只是喜欢鬼画糊涂罢了。”
就在中午或傍晚,我到快餐馆里去吃饭的时候,经常见到住我隔壁的女孩。餐馆里的男女员工都亲切地叫她兰老师,人缘极好。听别人叫她兰老师,我猜想她大概是幼儿园的一个孩子王罢了。就在餐馆里,我意外得到了两个诨号,也知道了隔壁女孩有个动听的名字叫兰芳。
作家先生,这个非驴非马不伦不类的称呼,就是兰芳姑娘送给我的第一顶“高帽”。后来她大概觉得这个称呼太长,也就把先生二字从口头上减免了。作家是一个很美丽的称呼,但放在我的头上却消受不起。原因是我写的废品很多,离真正的作家还相差十万八千里。当她叫我作家时,我心里的感觉不太美丽,有一种被挖苦、讽刺、嘲笑的味道。这不能不让我对她产生一种反感,准确地说是非常生气!但碍于是邻居,我只好极力忍耐。
兰芳姑娘除了叫我作家之外,每隔三天就问我有什么新作。于是,我在某一天中午拣了一篇手稿在餐馆里交给她“拜读”。她看了后说:“不错,题材和立意很让人感动。”然后拍我的马屁:“作家,我真的好佩服你!”这篇短文,似乎缩短了我们的距离。
因为要生存,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我偶尔上街去摆看相测字的摊子,赚点小票。但我的运气很糟糕,居然无人问津。兰芳就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问我:“作家,你这么相信迷信?”我说:“唯物主义者所说的机遇,唯心主义者所说的命运,其实就是一回事。你懂吗?”她针锋相对地反驳:“你的悟性很高,但你不能将二者混在一起,你所说的是强盗的逻辑呀!”因为唯心和唯物的话题,我俩在餐馆里一个唇枪一个舌剑,斗了不少回合,未分胜负。为此,餐馆里的朋友们拍手欢呼:“作家与兰老师的辩论好精彩!”
因为漂泊的失意,看相测字没有一点生意,我的心情有点像被寒冰封着,加上受到“批判”,所以我对兰芳姑娘有些恼火!尤其是她早起买菜出去关门时像大山倒塌似地“砰”声。我无法忍受地大声抗议:“关门的声音轻点好不好?”门外回答:“作家,这门早就起床了,对不起呀。”
虽然兰芳对我的迷信观点批判得让我难堪,但在我写《童年》时突然有个字卡着我的笔,是她给我解了危。我跑到楼下在吃饭时问,一个鸡毛毽子的“毽”字是怎么写的,有人说是金旁,越问越糊涂。兰芳姑娘却说:“这个字不常见,我帮你查字典。”就在这天傍晚,兰芳敲开门告诉我:“毽子的毽字,左边是毛,右边是建设的建。”于是,我就把这个毽写在稿子中的那个空格里。这是我头一回占了她的便宜。后来,我一遇到把握不定的难字,就把头伸出窗口,冲阳台那边的兰芳大呼小叫:“赶快告诉我运筹帷幄后面的‘帷幄’二字是如何写的?我忘却了。”她则随口说:“帷字左边是巾旁,右边是难字右边……”
就在九月二十日那天傍晚,兰芳突然笑嘻嘻地拿着一张益阳日报社经济周刊问:“你看了《一个相士的自述》没有?”我一笑:“还用看吗?是批判看相测字的文章。”“对呀,而作者正是你的名字。”餐馆里的伙计都争先恐后地抢看那张报纸。真是没有想到兰芳姑娘使出这一招,让我的宿命论不战而败。我只好向她投降:“唯心主义者败在唯物主义者的石榴裙下,你胜利了!”她脸一红说:“痞子!我再也不跟你说话了……”
日子一眨眼就到了国庆节。万家欢乐,我却乐不起来。因为我翻遍所有的口袋,只找出几张零碎角票,左算右算只有一元九毛钱,硬是不能多算出一毛钱来。就是到楼下买个最便宜的盒饭也不够呀!当然,我已经在大报小报的屁股后头发了三篇文章,可不知稿费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享用。靠稿费救驾,无疑是远水救近火。到楼下的快餐馆里去赊账,老板绝对会慈悲心肠。可惜,因为面子难以加厚,始终没有勇气走出房门半步。肚子不停地向我抗议,我就为着中午到哪里吃饭而努力思索。
在房间里转了不少圈儿,最恶毒的办法就出了脑海。坐在桌前,抓起一支笔,大笔一挥写了一首诗;这首诗是准备到老乡家里去混饭吃的“见面礼”。后又拣起一篇小稿子,这是准备到我的老师家里去打“秋风”的由头。
当我对着小镜子整理我的形象时,门又被人敲响了。我腋下夹着公文包,把门拉开,兰芳姑娘站在我面前。她开口就说:“作家,中午到那边吃饭好吗?”我一乐:“今天刮的是什么风?突然想到请我吃饭了?”她脸一红说:“今天是国庆节,我弟弟也来了,吃口随便饭,你不必急着出去吗?”我说:“饭煮得多不多?我的饭量可是大大的惊人。”她头一歪:“你别吓我么,就这样说定了。饭菜很快就熟了,一定要来!”我点头说:“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一定不负使命。”
我踅身回房间里,心里一乐。我的运气怎么这样红火,明明白白要闹饥荒了,偏偏有人雪中送炭,饿中请客。十分钟后,应兰芳邀请,我昂首挺胸踏进了“女儿国”。当我入席时,兰芳把满满的一碗饭放在我面前,并递给我一双筷子。她说:“没什么菜,你随意吃。”其实,桌上的菜很丰富,尤其是一只被分解的烤鸡炖精肉和补品一类的调料就是很大一钵。她自己只是象征性地动了几下筷子,就说吃饱了,并把筷子放在空的饭碗上面。这是传统陪客的礼节。她弟弟也吃得非常斯文。我的吃法则是狼吞虎咽,风卷残云……
饭后,我点上一支烟问,有开水吗?她一笑:“不好意思,就只有我手上这杯,刚喝了一口,给你喝吧!”她把她喝茶的专用杯子轻轻地放在我面前。我说我能喝生水,她却说:“你放心喝开水,我没病的。”恭敬不如从命。喝口开水后我问她在哪所幼儿园教书,她听了一笑说:“这是个秘密,我不告诉你。”可她的弟弟却脱口而出:“我姐是大学里的讲师,教的是文学课程。所以,她对你写的文章很感兴趣。”我一听心里感到悲哀,竟然把兰芳当作幼儿园里的小“保姆”,真是有眼不识泰山!我把脸转向她,非常抱歉地说:“兰老师,以后请多关照。”她则说:“我有机会成为你的第一个读者吗?作家。”
临出“女儿国”时,兰芳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对我说:“这是我们湖南一位青年作家马晶写的书,你看一看对你的写作会有益处。”我接在手里,一看书名就很亲切:不愿轻易说分手。我对她说谢谢,她说:“谢什么,我和你是邻居。”
当我静立窗前,我想在这座城市里,有千千万万的邻居是多么陌生啊!而在我弹尽粮绝的时候,兰芳并不知道,却在偶然和无意之中成了我的救星,莫名其妙地让我对她产生一种生命的感动。我不知道应该感谢上帝,还是应该感谢生活。若说漂泊的生活是多么荒唐,那么我能遇上兰芳这样的姑娘就是人生的奇妙!
 
盐 菜
■ 刘化
《舌尖上的中国》中有这么一段话:如同传授母语,母亲把味觉深植在孩子的记忆中,这是不自觉的本能。这些种子一旦生根,发芽,即使走得再远,熟悉的味道也会提醒孩子家的方向。
——题记
清明节祭完祖宗的午后,我们正陪着爷娘坐在堂屋里扯着南京的庙隍、北京的土地,远远地看见弟媳挑着一担青菜梗子回来了,扁担一闪一闪的,看样子,她挑的东西不轻。这些泛着淡绿色的青菜梗子,已经在资水中用衣刷子刷得干干净净,又在竹篱笆上凉晒了好几个昼夜。这是做盐菜的好原料。
可以这么说,我是呷盐菜长大的。我们家人口多,不仅全家呷饱饭是个问题,就只讲呷菜也有些困难。你想想,一碗菜经得起七八双筷子几下夹呢?因此,娘就翻来覆去打盐菜的主意。什么干盐菜,湿盐菜,酸盐菜,盐菜打汤……最奢侈的是盐菜蒸扣肉。当然,这要等到过年的那天。正月间人客多,娘总是想方设法保证桌子上至少有9个菜。娘就用盐菜打底,在盐菜的上面盖上一层炒得喷香、被红辣椒灰裹着的鱼崽崽或腊猪肝,而这些鱼崽崽或腊猪肝到撤席时,一般都会原封不动,个中原因,大家都明白的。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离开村子到街上的五七中学读书,楠竹做成的菜筒里永远装着够呷一个星期的盐菜。因为,这盐菜好保管,又送饭,还可以为家里省很多很多的钱。
农村里的人把过年看得特别重。女人们要洗过年被服,打过年豆腐,炒过年碟子。男人们要杀年猪,砍柴火,打茶油。队上在江家冲有一个油榨屋。屋大的筒车吱呀吱呀带着同样好大的磨盘转动,炒香了的茶籽通过碾压之后,被装进一个杂木做的匣子里,几个大人喊着号子用一根粗大的柱子不断撞击着匣子,金黄透亮的茶油开始从匣子里溢出,通过接油用的竹枧流进发着黑光的油桶里。整个油榨屋顿时弥漫着茶油的香味。也不知是谁事先带来了一黄蒸钵盐菜,又是哪个随手舀了一瓢冒着热气的茶油拌入盐菜中,总之,大人们开始围着盐菜钵子呷起了米酒。原本是来看把戏的我,实在抵不住油浸盐菜的诱惑,赶紧在油榨屋旁找一根枳木棍子做成筷子,夹起盐菜就往口里送。这呷饱哒新鲜茶油的盐菜简直是落口先融!儿时在油榨屋呷的那次盐菜,恍若眼前,至今仍令我满口生津。
家乡有这么一种说法:会做坛子菜的堂客们,才算是利会婆。乡下人家里来了客,去临时采办不像街上人那么易得,何况大家手里并不宽松。拿荤菜来说,年关杀的年猪是要管一年的。堂客们的利会,体现在做坛子菜上。酸豆角,辣椒粉,打萝卜、酸辣椒……当然少不了盐菜。做好了的坛子菜被扑在大大小小高矮不一的坛子里。这些齐齐整整摆放在灶屋角落里的坛坛罐罐,时不时吐出一个水泡。最利会的堂客们,人不出屋,就可搞出包括盐菜在内的一桌家常菜来。婶娘算得上是个利会婆。去世多年了,现在回忆起来,她留给我们这些在外工作的侄人侄女们的饭菜记忆,便是炒得一手好盐菜。铁炉冲的舅母炒盐菜也算很手一个。那年我去拜新年,面对满桌的鸡鱼肉,呷得腻起了的我们真的没有太大的食欲。后来上了一个盐菜,竟然成了抢手货。淡黄色的盐菜,均之匀之,不干不湿,飘着扑鼻的香气,送进口里,脆脆的,还带着点点甜味。舅母看到我们呷得那么享受,笑呵呵地说:“冒想到,一碗盐菜就把当干部的新郎公招待好了。”
外甥胡英剑生长在湘潭城里,特别喜欢外婆做的盐菜。每次到安化看望外公外婆,问他想呷么子菜,他保险会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盐菜。他的呷法简直就是把盐菜和饭来个对拌。不消多久,两大碗白米饭被盐菜送入肚里。自然,一碗盐菜也会被他呷掉一大半的。春节呷团年饭,面对满桌的菜,他好像熟视无睹,依然是盐菜拌饭那么狼吞虎咽地呷个痛快。他母亲有些不解,这样提醒他:“蠢包,今天过年,莫只呷盐菜。”他这样回答他娘:“我觉得只有盐菜最好呷!”坐在对面的外婆慈祥地望着他,说:“咯个剑伢几,硬是一个盐菜外甥呢。”
弟媳担回来的青菜梗子,我们五六个人,撕的撕,切的切,拌的拌,一直忙活到快呷夜饭时才收工。放下手里的工夫,我有点腰酸背痛了。看来,做盐菜并不轻松。堂客望了望那堆尖一脚盆盐菜,估摸着说:“咯应该可以扑几坛子罢?”娘笑了笑,说:“盐菜特别缩身,咯一堆,老火有一坛呢。”娘似乎意犹未尽,接着告诉我们:冬天里做萝卜盐菜还辛苦些呢。冬天的水有点咬人,洗两箢箕萝卜叶子,手脚会冻木,一双手会冻得像十根红萝卜,手背会像刚出笼的馒头一样发涨呢。
这时,邻居玉书嫂正好路过,她插嘴说:“如今您街上人哪,呷厌哒肉又回过头来呷我们乡里盐菜。呷哒不讲,还要讨打发。我是宁肯打发两碗黄子肉,也不想打发一碗盐菜。做一碗盐菜出来,要呷几多亏哟。这个,您街上人不晓得的。”
说完这话,她哈哈喧天打起趵脚走了。
 
 
读 书
■ 王青山
“崽呀,要发狠读书哇!”记得年少上学,读书不多的父亲在我每次出门时都要这么语重心长地叮嘱。读书有什么好?
“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读书,是寒门弟子走向仕途的重要门径。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读书,是来钱的基础工作。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啧啧,读书,还可以饱饭得吃,华屋得住,骏马得骑,美女得娶,大志得遂。这可是大宋朝的一个皇帝劝天下人读书时许的诺。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相比那些个人满足欲望的目标,周恩来的读书可算是最崇高的境界了。但不管目标如何,读书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读书,不分条件。萤火虫捉进布袋当夜灯可以读书,牛角上挂着书也可以读。群居时可读,独处时也可读。
读书,不分迟早。苏洵27岁开始发愤,也成了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范进读到58岁也还是中了举人圆了当官梦想。
读书,不分多少。北宋初期宰相赵普仅凭半部《论语》,帮助太宗皇帝治理全中国。
读书,不分性别。读书自古就不是男性的专利。班昭续兄长事业完成《汉书》,李清照成一代婉约词宗,张爱玲的小说至今风靡少男少女。
当然,也有一些人不主张读书。古有帝皇下令焚书坑儒,今有红卫兵狠批臭老九。还有一些人,强迫人们只读某一些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令一出,在中国管了近2000年;“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之令一出,一切故纸皆成泥堆灰烬。屈指数来,也还真有人不读书也成了事。“刘项从来不读书”。不光刘项,粮商刘秀、道士张角、盐商黄巢、“射大雕”成吉思汗、和尚朱元璋,真是“老粗出人物”。
读书,更可能祸延九族,让人望书生畏。方孝儒拒朱棣草诏之令而诛十族,第十族即朋友门生。读书跟错了老师,也会丢命。一句“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也可能脑袋搬家。著书,这个读书人的专利,弄得不好便可能因为其中的一句话一个字导致全族人一夜间从地球上消失。
但时过境迁,21世纪已进入了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所有这些历史掌故都不能成为不读书的理由。
广义的读书,首先当指在学校学习。虽然一本一本的教材也是书的样子,却不是真正的书。真正的书就是在流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也是禁止在课堂上去看的。因此,大作家林语堂在一次谈读书的演讲中首先就将求学的读书排除了。
真正的读书,是走出课堂后的一种自觉行动,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心性的锤炼,当然也不能排除功利的需要。
曾有人感叹:房子越住越大,却没有一张书桌的立足之地;家具越换越精致,却没有一张书柜;钱越花越大方,却难得进一次书店,勉强放了几本书的地方只有自己的办公室。更有人感慨:还是在学校读了那些书,出校门就没摸过书了。这两种人,或许也位高权重金多,但可以断言,他们不会否定自己在心性的某一个层面在做着减法。
没有时间。这不能成为不读书的借口。麻将纸牌可不可以少打几圈?饭局应酬可不可以少参加几次?电视QQ可不可以少关注几分钟?节假日可不可以给读书排个号?
作为领导人,要读点书。司空见惯的几个词语能不能不当着几百人的面大念错特念错?离开秘书,离开讲稿,还能不能有自己的思想和语言?
作为尊长,要读点书。不仅要读点怎样当长辈的书,还要读点吻合时代发展脚步的百科书籍,不然会在晚辈的新知前只能当个永久的听众。
作为后辈,要读点书。新知新识的书要读,中华传统文化的这一课也要补上。如果老是一提传统的东西便反感,终究有一天你会彻底地迷失。
作为职业人,要读点书。如果老是学校教本上的那点不一定对口的囫囵底子悠来荡去,充其量只能勉强应付,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要想成为业务佼佼者,不读点业务书怎行?
作为社会人,要读点书。市场上,教你在职场和所有人际间油滑世故的书多的是;而社会需要的,你能不能永远保有求真求善求美的道德自律?
作为文化人,更应多读点书,特别是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类的书。一个连文化人都不读书的民族,一定是浅薄和浮躁的民族,是看不起历史和先祖的民族,也是没有创新和希望的民族。
读书,不妨读杂一点。既为自觉的行动,便将读书当消闲吧,也许今天读的书在某一天能够发出它的光辉。
读书,不必定求彻悟。读了书不思考是假的,但钻进书中某个词句片段出不来或者将自己放进书中对号入座,则又作茧自缚了。有所启迪已是上上之得,何必重复作者的心路?
读书,不可勉强心志。别人热读的书,也许你连目录也懒得看完。你所推崇的书,在别人的眼中或许就是一堆狗屎。有些书,你第一眼就留下了深刻印象,不妨买下来放在架上,现在不想读,可能将来会读。有些书,或许你每隔一段时间会读上一遍,每遍都有收获。
 
编读往来
 
抓住“品读”二字做足文章
■ 孙再华
安化自办的杂志报纸,我先后读过几十上百种。有的出了一期最多几期,就因种种原因而停办了。有的虽然坚持了下来,却因文章没有太多的“品”味,引不起人们重视而反响平平。惟有《品读安化》已连续两年共出7期仍势头日长,我分析其主要原因,就是抓住“品读”二字做了许多文章。
刊物一期一篇主导文章都很有份量,光是资料的收集,就可以看出作者和编辑下了许多工夫。这些资料都具史料性,以后写相关文章或要解决某个问题,查起来时得心应手,多好。
刊物为我们推介了许多安化人物,出了名的和没出名的都有。出了名的将随着他们事业的进一步成功而进一步出名,没出名的如姚定辉,不看杂志哪晓得在长塘镇还有个这么坚强的残疾农妇。她创作的几百首诗歌就是她自强不息的真实写照。相信她能得到社会的更多关爱,实现自己的梦想。
刊物成为了研究、宣传梅山文化的舞台。对梅山文化的进一步研究,肯定是安化的一个重大课题,应该纳入县委、县政府整体工作计划。长期以来,众多的梅山文化研究者,为没有一个发表研究成果的园地而苦恼。《品读安化》拿出一定的版面搭建了这个舞台。
刊物紧靠了主办单位的工作性质,有些文章让读者对政协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有的文章就是个好的调查报吿,有的文章就是个很好的参政议政发言。一句话新闻简单明了,却为天南地北的安化人传递了重要讯息,他们读后会倍感亲切。
刊物的成功之处还有许多,吹毛求疵提几条建议。
要召开读者评刊会,半年或一年一次都可以。第一期出刊后的读者评刊会,可说是百家争鸣,肯定为以后几期刊物的改进提供了帮助。这个成功的经验,应该肯定、传承。
要搞一些追踪报道,这主要是对每一期的主题文章而言。主题文章帮我们认识了问题,而认识问题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只提出问题不能解决问题只是顾影自怜。当然有些问题的解决要有时间,并且不能光靠安化自身的力量。有些问题在刊物上提出来都己经一年多了,现在进展如何?写篇文章多少讲几句,也让读者有点新的了解。
要认真制作标题。说安化的旅游资源“养在深闺人未识”比较贴切,但要与“杨家有女初长成”连用却又有点使人糊涂。经过大自然几亿年、几千万年鬼斧神功雕琢才形成的安化奇山异水,说什么也不能只算是“初长成”。写移民的一组文章,看得我掉了眼泪却又充滿了希望。但如果把《安化移民:56年,只为一个家》中的“个”字去掉,我认为更能震撼人心。“一家”?谁家?国家!这就与李太源主席在《奉献与回馈》一文里所说的“作为操盘手,我们的政府该反思反思了”更加贴近了。
要注意小节。个别文章有病句、错字,个别本本有重页漏页。在装订上,总第一、二、三期用骑马装,总第四期、五期用胶装,总第六期又恢复了骑马装,陈列在书架上总有点说不出的味道。这不知是印刷厂无意所为,还是編辑部有意安排。这些虽然都是小节,但一本要在读者心目中留下完美印象的刊物,还是注意点为好。
 
 
 

附件

[打印] [收藏] [纠错] [关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