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县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第58号提案的答复
作者:安化县政协办     发布时间:2015-11-02     信息来源: 未知来源     浏览数:
蒋构华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是城乡统筹发展的薄弱环节,由于农村居住人口环境保护意识较差、农村经济水平落后和公共服务缺乏,造成城乡环境污染治理水平差异巨大。农村工业、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等污染日益突出,严重影响到农村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污染已成为农村普遍关注的问题,同时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2011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将农村环境污染整治作为重大民生问题来抓,采取各种措施,围绕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始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对农村环境卫生进行大整治,农村环境逐步改善。近5年,全县累计投入农村清洁工程建设资金8000万元, 建设大型焚烧炉10个,户用垃圾焚烧桶5000余个,建设垃圾收集池6000多个,配备和完善垃圾桶38万多只,建设自然村垃圾处理填埋场330多处,购买垃圾清运车辆120多台; 开展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的村达512个,开展污水集中处理的集镇达3个。同时,对羊角塘镇畜禽养殖小区进行有效治理,其他乡镇养殖户开展污水净化沼气池处理。通过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一大批村庄实现了“路平灯明、水清塘净、村洁景美”的目标。
下一步,我县的环境污染整治工作重点是整治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尤其突出垃圾处理、污水治理,使全县农村面貌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变。主要做到以下五个方面:
(一) 大力推行垃圾 分类减量、就地处理。 一方面,积极推行“四能”垃圾处理办法。按照能回收的回收、能焚烧的焚烧、能堆沤的堆沤、能填埋的填埋的垃圾分类处理“四能”办法,使农户自觉做到对90%以上的垃圾进行分类减量、就地处理,从而大大减少垃圾集中处置量。另一方面,让群众广泛知晓分类处理垃圾措施。通过组织群众观看垃圾分类处理宣传教育片,开设垃圾分类处理知识讲座或宣传专栏,上门指导群众分类处理垃圾等一些宣传形式,使垃圾分类处理措施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进一步加强长效机制建设。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政府主导、部门支持、项目扶持、受益者承担、社会捐助”的多元投入机制,保证乡村人口人平投入30元以上,其中,县级财政投入21元以上。涉农项目与项目区环卫设施建设有机结合。在不违反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的前提下,大力推行受益农户分摊垃圾收集处理费用的措施。二是 加大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坚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在2011-2014年工作的基础上,对人口集中居住的乡镇集镇、墟场 按照就近、方便、需要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力争到2017年,对居住分散的农户每户都配备垃圾堆沤池和焚烧池(桶)等垃圾分类处理设施。 住建部门将利用3年时间,逐步完成23个乡镇的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建设。 三是加强长效保洁机制建设。乡村公共区域和所有行政村都配齐配强专门的保洁员,做到日常保洁无死角死面,设施外无裸露垃圾。 建立完善的垃圾清扫和清运机制,确保垃圾收集处理设施不爆满,无二次污染
(三)加大垃圾无害化处理力度。 一方面,因村制宜确定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对通过农户减量后的垃圾根据道路交通、经济条件等因素,因村制宜确定合理的收运和处理方法。离县垃圾无害化处理场较近的,一律通过转运进行统一处理;离县垃圾无害化处理场较远的,一律由乡镇统一处理;边远山区等交通不便的,一律在村内进行统一处理,做到垃圾不出村、无害化处理。另一方面,规范垃圾填埋场建设。对目前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垃圾堆放场、填埋场限期关闭,对已填埋垃圾将按照环保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今后新建的垃圾填埋场,环保部门要加强选址环评,住建部门要加强建设指导。
(四)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与城镇污水处理厂临近的村庄,按照城乡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的要求,建设截污管网;经济发达、布局相对集中的村庄,鼓励建设村域统一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布局分散、经济欠发达的村庄,通过多户式、分户式的办法治理生活污水。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村,受益农户数达到村总户数的50%以上。生活污水治理后排放达到国家有关标准。加快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规模养殖场排泄物治理步伐,积极推进人畜、人禽居住养殖分离。 强力推进柘溪库区综合治理,目前已完成调研,计划用 3 年时间,逐步退出库区网箱、拦网养鱼,并建立起生态养殖模式,启动洄水淤积治理,建立库区水面保洁长效机制,还大自然一个美丽的雪峰湖。
(五)加快农村河道治理。 深入实施“河道保洁”工程,全面整治农村河道,恢复河道基本功能。总结推广生态整治技术,建立长效保洁管理机制,保护水体自我净化能力。
感谢您对农村环境治理的关注和支持,诚恳希望多提宝贵意见建议。
特此函复。
                   安化县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
                          2015 年7月 日

[打印] [收藏] [纠错] [关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