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县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第75号提案的答复
作者:安化县政协办     发布时间:2015-11-08     信息来源: 未知来源     浏览数:
周祖国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加强我县边远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偏远山区农村教师学历达标、实际素质偏低的问题
一是县委、县政府克服财政困难,逐年增加招聘计划,确保补员数量和质量。目前,我县主要从公开招聘、特岗教师招募和定向培养免费师范生等三个渠道补充新教师,所有义务教育阶段补充的新进教师全部进入农村学校服务。2009年至2014年,共补充农村中小学教师1000多人。同时,严格执行分配方案原则,我县乡镇完小以上学校都配齐了音、体、美、英等学科的专业教师,大大缓解了农村专任教师和学科教师紧缺的压力,优化了师资队伍结构,为农村教育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二是全力投入教师培训经费。以2013年为例,我县县级安排各类培训经费近200万元,充分利用“国培”计划、远程培训、交流会、研修班等平台,力争全员参与,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达4914人,学员参培率达100%,合格率达100%。具体培训数据如下:本县骨干教师定期集中培训280人;新招聘教师、特岗教师岗前培训256人;教师参加国培、省培、市培计划各类培训总数达1360人(其中参加国家培训890人、省级培训60人、市级培训410人),学员参培率达100%,合格率达100%;根据教师自愿原则,配合市教师工作站组织2049人参加了益阳市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参培率达100%,合格率达100%;组织210人参加了益阳市举办的“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教育教学思想报告会”;组织52人参加了湖南长沙举办的“全国教育名师班级管理艺术实训专场暨班主任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活动;委托省继教中心分三阶段完成了“教育管理干部与课改骨干培训班”,共安排培训人员37人,学习效果良好。
二、关于偏远山区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的问题
一是遵循“满足教育发展,考虑财政实际,因地制宜、区别对待,总量核减、余缺调剂”的原则,安化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印发全县中小学机构编制方案的通知》(安编发〔2014〕1号),重新核定全县中小学人员编制方案,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其次,对所有新进教师,我县均采取依据“按优择岗”分配办法和岗位合同管理的办法,即被聘人员按照学科考试成绩排名先后,依次自主选择聘用学校,一经确定,必须服从安排,并与用人学校签订聘用合同,公开招聘的教师最低服务年限不少于5年,特岗教师不少于3年,在此期间一律不允许调动。此外,对于定向培养的免费师范生,我们确保向边远贫困乡镇并按照初中毕业户口所在地进行分配,原则上是从哪里来回哪里去,最低服务年限为8年。这些分配政策和岗位合同管理制度的实施,保证了边远学校教师“进得去,留得住”。
二是竭力保障偏远山区农村教师福利待遇。我县本级财政极度紧张,为保障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教师的政策性待遇,我县在绩效工资分配上对他们实行倾斜。国家政策是从总量中提取10%作为边远贫困地区教师补贴,我们根据学校教学点的边远艰苦程度的不同进行比例调整,从5%到15%,允许乡镇中心学校进行第二次分配。其次, 根据《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对武陵山片区农村基层教育卫生人才发展提供重点支持的若干意见》(湘发〔2013〕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按农村学校艰苦程度不同分别按每月发放300、400、500元,距乡镇管区(或撤区并乡前的乡镇政府)所在地按乡村公路实际路程10公里以上的村小或教学点教师享受700元/月, 2014年以前的资金已发放到位。绩效工资总量提取10%作为边远乡镇农村教师补贴以及武陵山片区农村教师补都是根据教师在学校边远艰苦程度不同来确定发放额度的,城区教师均未享受。体现了政策实施对边远农村学校的倾斜。
三、关于开展教师交流活动和组织送教下乡活动
从2007年开始,我县教育管理部门正式出台《关于县内优质学校对口支援农村薄弱学校的通知》,并安排专项经费,例如,梅城镇对口支援的学校为大福镇的东山、新桥、木孔学校,东坪镇对口支援库区学校;2013年启动“山区支教”和“为中国而教”两项支教活动都选择在教师资源相对薄弱的农村边远学校。我县乡镇中心学校及初中学校校长也进行了前、后乡的交流。同时,2014年开展“安化名师”送教到校和农村学校“名师课堂”。近年来,评选了一大批“师德标兵”、“教学楷模”及“优秀教师”,并由县人民政府进行重奖。
县委、县政府高度关注和重视教育工作,教育部门也一直致力于办学质量和教师待遇的提高,但由于我县是国贫县,可用财力十分紧张,即使一直在努力,离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是有很大距离,敬请您理解支持。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非常感谢您对安化教育的关心和支持,诚恳希望多提宝贵意见建议。
特此函复。
 
                                    安化县教育局
2015 年7月 日

[打印] [收藏] [纠错] [关闭]
分享到: